长沙晚报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 实习生 杨春娥)1200年前的长沙窑火遍全球,所产彩瓷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它有唐代盛行的诗歌,也有异域风情的文化元素。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长沙市作协主席纪红建重返历史“第一现场”,以寻访之旅写成长篇报告文学《彩瓷帆影》,揭秘长沙彩瓷的辉煌与苦难,探寻历史深处的长沙窑。
8月27日,“国宝‘归来’:1200年前火遍全球的长沙窑”——《彩瓷帆影》分享会在长沙图书馆举行。
重新认识长沙窑的辉煌与苦难
活动现场,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建毛,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馆长瞿伟,湖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长沙窑研究会副秘书长林安,安禅茶器、湖南晓芳窑体验馆主理人孟金鸥与纪红建进行了对谈,带领读者重返唐朝时长沙彩瓷的光辉历史。
“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文学,也是一种使命文学。”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始终关注他所选择的创作题材的时代价值。虽然长沙彩瓷的辉煌距今已有千年之远,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底蕴具有超越时间的力量,在多元文化并存、海外贸易兴盛的唐朝,长沙彩瓷是名副其实的先进制造业,是一个时代的骄傲,直至今日依旧能给今人以启迪。
写作过程并不轻松,就像一次“文化苦旅”。长沙彩瓷记录着1200多年前的历史,记录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中的开放、包容、创新……同时,还有凝固在瓷器上的书法、诗歌、绘画。如何把这些技术、文化的专业知识通俗地表达出来,纪红建深感不易。“写这本书,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写得很慢,从2017年开始,直到2023年才交到读者手中。”
在创作《彩瓷帆影》之前,纪红建从未想过,通过长沙彩瓷竟然会看到一条沧桑辉煌的人类发展和文明进程的道路。随着了解的深入,纪红建却越来越感受到,长沙窑辉煌历史背后的汗水与苦难。长沙窑拥有的每一种工艺创新,长沙彩瓷的每一次出江入海,背后都有无数普通窑工的艰难尝试,甚至不乏命悬一线的生死较量。此外,千年之后研究、守护长沙窑的一代代学者、专家也令纪红建动容,他们甘守寂寞,为长沙彩瓷的传承发展前赴后继,作出巨大的贡献。“长沙彩瓷有多么的辉煌,就有多么的苦难。”真实的历史总会是胜利的喜悦与牺牲的悲壮并存,这也正是其感人的魅力所在。
长沙彩瓷因创新载入史册
在活动对谈环节,李建毛表示,长沙彩瓷在中国瓷器史上是十分独特的存在。在中国古代,特别元代以前,瓷器审美的主流是看重瓷器的釉色,釉色以玉为美,瓷器的色泽越接近玉石便越受推崇。长沙彩瓷却以彩色另辟蹊径,在“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中划出一抹亮丽的色彩,与青瓷、白瓷形成“南青北白长沙彩”的三足鼎立之势。
因为与主流审美不同,长沙窑烧制的彩瓷起初大都面向海外市场。但随着时间发展,原本用于外销瓷器的彩绘技术与中国的诗歌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形式创新。正是这种创新精神,让曾经不起眼的长沙彩瓷因它独特的设计而载入史册,在千余年后仍被视若奇珍。
目前,长沙彩瓷已经得到了许多陶瓷专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在收藏界亦小有名气。据瞿伟介绍,由于社会各界对长沙彩瓷的关注和保护,直至今日,在长沙湘江之畔的彩陶源村,人们烧制彩瓷的窑火仍未熄灭,在这里仍然能看到釉下彩绘、模印贴花的工艺传承,游客甚至有机会亲身参与模拟长沙彩瓷的整个制作流程。
沉寂千年,长沙窑逐渐迎来复兴,更加凸显它身上价值的可贵。它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凝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硕果,是时代的见证和记录者,更是世界陶瓷史、世界贸易史、世界经济史、世界政治史、世界文化史和世界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沙窑在世界制瓷史上率先进入彩瓷时代,从此瓷器上出现了彩色。”正如林安所言,当长沙彩瓷沿湘江、长江,进入东海、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沿岸国家,最终进入红海来到埃及,在这条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上,长沙彩瓷为世界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本次活动由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沙图书馆、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主办。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