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9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加特林”的火爆出圈,让很多人爱上了这款网红烟花产品。不过,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吐珠类的装药环节既危险又耗时耗力,浏阳市大瑶镇有一位农民发明的安装机解决了这一行业难题,最近他的升级版“加特林”筑药机又在热卖。
“今年上半年卖了200多台,24800元/台。”在大瑶镇强盛村的铭锋机械厂,刘宗献忙得不可开交,他说目前还有200多台的订单在赶,全年产值应该能过1000万元。
“比手工装药效率提高三四十倍”
今年59岁的刘宗献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上过初中,但脑瓜子很灵活,动手能力尤其强。
大瑶是烟花之乡,其中吐珠类烟花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刘宗献的第一个发明就跟彩珠筒相关。
“那是1998年,我看到花炮工人给彩珠筒装药速度很慢,就琢磨着能不能做台机器。”他只用2小时就画出了设计图,“后来反复试验改进,从图纸到造出样品,花了两三个月。”他说。
刘宗献说,以前手工装药时,工人会把五六十根彩珠筒捆在一起,然后在每根彩珠筒中依次放入火药、亮珠、锯木屑泥,再用竹扦逐一压紧。“如果是100发,这样的过程单根就要重复100次。”
他设计了一台安装机,中间是可容纳271根彩珠筒的正六边形组合模板,工人只需将发射药装填模具、亮珠安装模具、装泥模具分别灌满,再送到六边形组合模板中间。此时,另一个工人配合拉动上方的滑轮,271根扦杆同时插进对应的彩珠筒并下压。刘宗献的这款安装机获授发明专利,并在不少厂家得到推广应用。这几年,以彩珠筒为基础研发的“加特林”烟花受到市场追捧,刘宗献又在原发明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加特林”筑药机,极大地改进了产品性能。
今年正月,大瑶镇红星出口烟花制作有限公司向刘宗献订购了18台“加特林”筑药机。9月5日,记者在该公司看到,每一台筑药机都放置在一个小隔间中,因为滑轮改成了气动,一个工人就能轻易操作。“比手工装药的效率那要高三四十倍,比之前的安装机也快了三四倍。”公司负责人表示,如今生产安全也有了更多保障。
“两台打孔机用了15年没坏过”
刘宗献是个有心人,针对花炮生产的各个环节,他一直在做“机械换人”的思考。除了筑药机,他还设计制造了全自动旋转烟花打孔机、纸巴巴压模机等系列机械,成功申请4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记者在铭锋机械厂看到了一台崭新的打孔机样机,看上去其貌不扬,包括机架、电机、传动轮、自动下筒机构、打孔器、推筒器等,但一启动,其打孔速度却令人惊讶。“一分钟最快能打孔350个。”刘宗献说。
这一速度是什么概念呢?澄潭江镇和天下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原负责人李凡根给出了答案——像“水母”之类的旋转烟花,需要在筒子侧边打孔装引线,以前只能通过手工一个一个钻,一个熟练工每天能钻40饼(每饼91个);用上全自动打孔机后,1个小时至少能打孔150饼。“以前需要三四十个工人的岗位,现在只需要两个人了。”
“老刘是个实诚人,用料扎实,我2008年以2280元/台的价格买了两台打孔机,到现在用了15年,从来没坏过。”李凡根笑道。
由于安全生产考量及劳动力短缺等因素,花炮行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凡是现在还靠人工的环节,我都想造出机器来。”最近,刘宗献又有了新的点子,他准备研发一款全自动插引机。
年近六旬的刘宗献不仅是一名热情的创造者,也是一名有爱的热心人。强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邱昭金说,老刘多次为村里的公益事业献爱心,前不久还为村发展基金捐款5000元。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