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一个民企的“民心故事” 一封感谢信见证千龙湖上下齐心共闯发展新路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3-09-20 11:17:37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感谢你们一路来的风雨同舟,感恩你们一起扛的坚持坚守。”近日,一封感谢信在望城区千龙湖畔不胫而走。记者了解到,这封感谢信比较特别,是老板写给员工的,洋洋千言,表达的是长沙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杏华对全体员工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传递的是风雨同舟、共创美好的决心和信心,由此也引出了一段“民企聚民心”的佳话。

  人人都是公司推广员宣传员

  站在千龙湖畔远眺,只见碧波荡漾,白色沙滩与绿岛遥相呼应,绿茵地上全新的游乐设施拔地而起,处处可闻游客的欢声笑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千龙湖原本只是望城的一个病险水库,2002年启动开发以来,千龙湖形成了休闲旅游、体育小镇、果蔬种植基地、水产基地(鲌鱼养殖)等配套体系,成为一座具有综合接待能力的长沙千龙湖旅游休闲度假区,从“一方死水”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湿地公园、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千龙湖的嬗变令人瞩目。

  挺过了三年疫情的艰难困苦,今年旅游行业迎来全面复苏,而走过风风雨雨20年的千龙湖,也到了升级发展的新阶段。陈杏华带领员工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提质发展新路。

  今年4月开始,一场以“人人献计,个个奉献”为主题的提质增效大竞赛活动在这里举行,一个个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感人故事在这里上演:

  陈杏华等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一起顶着烈日弯腰除草,跳进水沟清淤,硬是将上万亩园区整理得焕然一新,省下了数十万元的费用;抢抓消费复苏机遇,上到公司负责人、项目经理,下到保洁员、服务员,个个成为千龙湖的推广员、宣传员,想法设法为千龙湖开发资源、引来客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景区客流量月月见长,营业额节节攀升,今年8月,首次实现了疫情以来的当月赢利。

  他是公司老板也是员工老大哥

  “我见证了千龙湖的变化,千龙湖也培养并成就了我,这里就是我的家,陈总不仅是老板,更是我们的老大哥!家园好了,大家才会好!”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光辉感慨万千。他是本地人,17年前进入千龙湖成为一名普通厨师,历经多个岗位的锻炼,如今已经成长为公司的副总经理。在千龙湖百余名中层和基层员工中,像陈光辉这样的本地人占到了90%以上,每年创造劳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

  “千龙湖,千农富”的故事引人入胜。20年前,陈杏华通过建筑行业起家先富,为了反哺家乡带动乡亲增收,他决定变“输血”为“造血”,萌生了打造生态旅游胜地的念头。随着千龙湖休闲农业项目的实施,景区变美了,周边路网也完善了,附近村民纷纷种植蔬菜、瓜果,买起了小货车,开起农家乐,足不出户就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千龙湖流转附近土地3000多亩,还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机会,村民在收获一技之长同时,获得了工资和分红“双收入”。

  而今,民企的民心故事还在延续。在陈杏华写感谢信之前,今年初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就上调了全体员工的工资,并免费为员工提供工作餐,让员工进一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公司追加投资,一个个新项目陆续上马,坚定了发展的信心。竹筏竞渡、丛林穿越等竞技项目已于暑期开门迎客,占地超2万平方米的童趣岛无动力乐园建设进入尾声,9月25日将开园运营。

  民心故事为千龙湖带来新的面貌和新的动力、新的增长。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曾主持召开调度会,为千龙湖的发展排忧解难;望城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区农业农村局等各级职能部门聚焦公司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景区周边的单位和镇、村各级赋能乡村振兴,为公司成长出力加油。

  “现在的千龙湖,正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定能够成就更新更好的千龙湖!”在感谢信中,陈杏华信心满满地写道。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