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北延线积极采用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
长沙晚报12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陈焕明)像“搭积木”一样建桥,这一新型建造方式在长沙成为现实。近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北延线项目主线实现主体完工,标志着长沙2.5环正式成型。该项目集EPC施工总承包+装配式建筑+产学研结合于一体,在施工中采用装配式墩柱、盖梁、梁体,还有省内最大规模既有桥梁顶升施工,成为长沙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实施智能建造的典型代表。
模式创新 实现设计生产装配施工一体化管理
万家丽路快改北延线起于万家丽路与福元路交口,沿万家丽路向北,上跨星沙联络线,终点位于捞刀河老桥,高架桥全长约4.275公里,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
“万家丽路快改北延线项目是由施工单位中铁五局牵头的EPC项目。”中铁五局万家丽路项目总工程师王雄告诉记者,EPC管理模式增强了设计与施工的融合,有利于项目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可以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不仅加快了项目施工进度,而且降低了项目成本。“我们在EPC基础上,还增加了生产环节,也就是M,使得EMPC模式在项目落地,实现设计、生产、装配、施工的全流程贯通、一体化管理。”
王雄介绍,项目按照“前策划、后评估、数字化管控”的思路,创建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模型,进行模拟施工,实现人机料法环质安进八大模块在线管理,提升了管理效率与施工水平。
“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桥梁工程中采用了大量的装配式结构,其中墩柱、盖梁装配率均为52%,梁体装配率达100%。”王雄说,装配式施工相比现浇施工,优点十分明显。一方面,构件设计和施工工艺均为标准化,便于质量把控;另一方面,工厂预制、现场安装,解决了施工场地不足的问题,极大缩短了工期,能减少占用既有通行道路,确保施工期间车辆正常通行,减少对居民出行干扰。
科技创新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运用大量新技术
12月4日,在长沙县星沙联络线与万家丽路交会处,一块重达32吨的桥面板被汽车吊吊至20多米的空中,并安全平稳地落位到钢梁上,万家丽路快改北延线工程主线主体工程完工。
“项目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团队,共同研发了基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三种不同结构形式的钢混组合梁,并在项目上成功应用,在绿色低碳、可持续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王雄介绍,以钢箱梁+超高性能混凝土轻型组合桥面为例,可以提高桥梁局部刚度30倍,大大延长桥面使用寿命,在全寿命周期节约成本50%以上,减少后续因桥面维修导致的交通封闭和拥堵,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项目在施工中还运用了许多智能建造新技术,比如在既有桥梁顶升、跨既有线钢箱梁顶推,采用了先进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全自动实现同步动作、姿态矫正、过程提示和故障报警等。
尤其是在既有万家丽路高架桥梁顶升施工中,需要将150米长的既有桥梁最高顶升5.4米,项目部采用73台千斤顶同步发力,顶升总重量1万吨,是湖南省内最大规模的桥梁顶升工程,为今后同类项目施工提供了参考案例。
万家丽路是长沙“两环四横七纵十二射”路网中的南北纵线快速路,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湘府路高架、万家丽路高架、星沙联络线和二环线全程无红绿灯的无缝对接,形成长沙2.5环,市民“一脚油门”就能全程无红绿灯绕长沙一圈。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