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贸区今年7项制度创新获全国推广推介
长沙晚报12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通讯员
刘李斌)近日,湖南自贸试验区“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创新案例获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专刊推介。至此,2023年湖南自贸试验区被国务院及部委在全国范围推广推介的制度创新成果达到7项。这些成果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际通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外籍人员来华经商等领域突破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智能化转型。今年7月,湖南自贸试验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模式”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第7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务院发文全国复制推广。该模式针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不敢转、不会转、资源少、管理难”的问题,将“合同约定、模块示范、多方合作、客观标准”等方法集成运用到传统技改类项目中,实现政府、企业、专业机构三方联动,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培育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底,长沙片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示范项目达47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家,优秀场景6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产值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聚焦国际化发展通道,降低国际物流成本。今年5月,岳阳自贸片区“内河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不计入完税价格新模式”被海关总署发文全国复制推广。该模式将进口货物内河运费从海关完税价格中剔除,拉平了内河港口与沿海港口的完税成本,解决了内河港口呼吁多年的难题。自2021年10月落地实施以来,累计申报2748票,涉及货值35.32亿元,完税价格扣除内河运费6973万元,节约企业税款848.25万元。今年11月,“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介。该模式实现了香港与湖南之间公路运输“快速直达+不换车+中途不查验”,省去了口岸排队等候转关、换车、吊装、查验、换锁等环节,降低了跨境运输成本。截至11月,长沙片区和郴州片区通过“跨境一锁”模式进出口货物103批次,货值超6亿元,运输时间减少40%以上。
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岳阳自贸片区建立2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资金池,形成“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今年1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文推广。湖南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根据区内重点产业及企业需求,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区块链技术等为手段,填补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过程保护”的空白,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今年4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作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发文推广。
聚焦外籍人员来华经商,汇聚国际经贸资源。今年9月,长沙自贸片区创建的“优秀外籍人才‘集聚-培养-留用’新模式”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2023年第12期)专刊推介。该项制度创新依托长沙自贸国际青年创业港,探索“前端引进、中段孵化、后期赋能”的外籍人才管理新模式,培育集聚一批优秀外籍青年推动“人力资源”向“经贸资源”转化,吸引了19名优秀外籍青年入驻创业,与46个国家完成贸易订单近500单,累计交易总额超14亿元。
另外,长沙自贸雨花区块高桥大市场在“健全标准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场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方面成效突出,今年1月作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第一批典型经验被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文推广。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