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智造聚力 向“新”而行 ——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4-01-08 16:41:55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益虎 通讯员 柯鸣 李滔 陈斯尧

  工业之于湖南湘江新区的经济发展,是稳大盘的“压舱石”;制造业之于工业,是基础、是躯干,是强大支撑。

  新区智造,数据说话。作为制造业产值增量连续3次在长沙市排名第一的国家级新区,2023年,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工比重50.8%,居国家级新区第二……一项项数据展示着湖南湘江新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雄心壮志,制造之城“新”动力,勇攀高峰再出发。

  智造聚力

  产业发展向“新”而行

  智能制造,新区潮涌。

  驾车行驶于麓谷大道,远远就可看到众多大国重器矗立于道路两侧,世界最长臂架泵车、世界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全球最高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一个个向上生长的“大块头”,彰显着新区智造的硬核实力。

  数据为证。湖南湘江新区作为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将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做到了行业领先地位,产业规模连续10年领跑全国。目前,新区已形成以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为引领的“一业引领、两大主导、三大优势”产业格局,聚集了300多家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企业,拥有中联重科、星邦智能2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华曙高科、威胜集团、视比特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核心企业。在此前举办的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上,新区现场签约56.5亿元,全球企业目光聚焦新区,在此投资落户。

  2023年11月7日,长沙市智能建造产业链推进办公室在湖南湘江新区揭牌,更是为产业发展添新引擎。这也意味着长沙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发挥产业链效应,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全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新区更应当仁不让。

  此外,省工信厅近日发布第一批湖南省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长沙入选的11家企业中新区占6家,4个平台更是均在新区。

  智能制造,新区的速度有多快?毫不夸张地说,当你随意刷刷短视频,大型智能化工程机械就造好了……在中联智慧产业城里共布局8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汇聚300条智能产线,目前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未来预计将每7.5分钟生产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8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20分钟打造一台臂架泵车。

  2023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开展“智赋万企”行动,5家企业入选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标杆企业,占全市一半。产业发展,政策护航。新区实施制造业提升行动,制定了《湘江新区管委会(长沙高新区、岳麓高新区)制造业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整机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发展”的产业协作模式,省、市、新区一系列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政策,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产业园区是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的征途中,湖南湘江新区将以产业牵引发展,着力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向“新”而行。

  服务发力

  解发展之“忧”谋发展之“进”

  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一个电话即享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帮扶新模式,为1600余家企业解决3000余个问题;常态化举办早餐会、座谈会、宣讲会,问需、问计于企,架起政企“连心桥”,当好企业“贴心人”;组织现场办公专班,“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高效疏通企业发展“堵点”……2023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深入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企业帮扶专项行动。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不断强化服务保障,下沉企业,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就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分析研究、推动解决,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营商环境的“阅卷人”更是“受益人”。2023年10月,国内唯一聚焦高端芯片封装与测试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长沙安牧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安牧泉”)完成超4亿元C轮融资,加速抢占高端芯片先进封装高地,不仅填补了湖南省集成电路产业链先进封装领域空白,也突破了高端芯片封装“卡脖子”技术。

  顺利融资的背后,是新区的有力“助攻”。2023年3月,安牧泉亟待融资进行研发创新、产能扩张和人才引进,便向新区提出国有投资平台参与C轮融资的希望。

  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牵头协商对接湘江集团、湘江智能、湘江国投、麓谷发展、麓山投资等单位,并通过企业服务调度会专题研究融资事宜,通过对接省市相关国有投资机构、举办专场路演,打出助企融资“组合拳”。

  “新区不仅有好的产业优势,这里的营商环境也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安牧泉法人、采购总监彭新华如是说。

  感同身受的还有国天电子、视比特、硕博电子等多家企业的负责人,这些2023年成功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优质企业,大部分曾在2022年的申报中遗憾落榜。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通过对接专业政策系统服务机构,帮助企业精准匹配政策、申报分析、对标分析、政策测评,并制定申报规划,助力其成功入选。

  新区瞄准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店小二”意识和“妈妈式”服务,打通助企纾困的“最后一公里”,让政府的“阳光雨露”滋养企业“茁壮成长”。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成熟的创新生态,新区企业快速成长的活力源自不断厚植的科创土壤与日渐成熟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唐继发表示:“我们通过持续完善全周期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让‘小幼苗’逐步成长为‘潜力股’,也让行业领头企业持续壮大,构建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新发展格局。”

  新区通过深入实施“柳枝行动”、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领军型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对企业进行分类培育,通过培育服务、引导带动,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为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长沙晚报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