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省首条千吨级钠电负极材料生产线和年产1万吨负极材料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相继在湘江新区麓谷制造示范园、宁乡高新区点火投产
长沙晚报1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 斌 通讯员 许源峰 刘思敏)新年刚到,作为长沙6大千亿制造业集群之一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喜讯频传:全省首条千吨级钠电负极材料生产线和年产1万吨负极材料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相继在长沙点火投产,为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湖南阿斯米 能耗降低三成
一台形状似巨型火车的设备,产线上只有零星的几名工人将吨包袋材料投入料仓,并记录设备参数;在不远处的中控室,几名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电脑全方位远程监控系统……这是记者在位于宁乡高新区的湖南阿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阿斯米”)生产车间内看到的一幕。
“我们的生产线元旦后才建成投产,目前运行平稳有序。”湖南阿斯米董事长侯拥和介绍。
湖南阿斯米新材是一家主营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总规划建设年产2万吨负极材料生产装置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18亩,刚刚投入运营的是一期工程第一条生产线——年产1万吨负极材料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该产线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负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只需远程操控便可达到精确控制,实现了一人操作多台设备的高效工作模式。
“这套装置是世界上首台套实现大型化连续化计算机智能化生产的设备。”侯拥和介绍,公司的产品采用阿斯米科技开发的大型连续包覆炭化回转窑,取代目前行业上普遍采用的多台反应釜包覆+隧道窑炭化的石墨负极材料前驱体生产技术,将前驱体生产成本和能耗降低了30%,生产工人人数降低了50%,并且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全部生产过程均由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完成,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面向全球,从负极材料生产新工艺研发起步,同时向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领域扩展,争取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先进装备的一流提供商。”侯拥和表示,当前,公司十分注重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工艺,公司二期生产装置的建设也正在加紧规划设计中。
湖南钠科 争当“钠电之都”排头兵
在高质量发展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同时,长沙同时也在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被列为长沙市十大揭榜挂帅重大项目,有望成为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增长极。
湖南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钠科”)日前在长沙举行的中试产线点火仪式,对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湖南第一条千吨级钠电负极材料点火投产,标志着长沙钠电产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刻。
位于湘江新区麓谷制造示范园区内的湖南钠科,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产线达产后可形成年产1000吨的生物质基硬碳负极材料产能。
湖南钠科成立于2022年,是威胜集团相关产业与中南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聚集了以中南大学化学电源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唐有根教授为技术带头人的开发及产业化专业团队。目前,公司已开发出多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硬碳负极材料产品,并通过了湖南立方、湖南德赛、常德昆宇等十余家头部企业的送样测试,湖南钠科有望成为长沙打造“钠电之都”的排头兵。
“随着钠离子电池的优势、潜力的逐渐显现,相信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钠电行业未来可期。”威胜能源相关负责人冯喜军表示。
近年来,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2022年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全行业产值首次跨过1000亿元大关,其中湖南中伟新能源成为产业链上首家产值过100亿元企业。目前,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已形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匣钵——电芯、电池包封装与制造——分布式储能——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完整链条。
根据《长沙市“十四五”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长沙先进储能材料全行业将实现产值1500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20%左右,并成功创建国家级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初步建成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先进储能材料集聚区。随着众多新生力量的陆续加盟,全行业正朝这一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长沙晚报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