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开放,让长沙与世界更近

发布时间:2024-03-20 09:19:45

  201家“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全球贸易“朋友圈”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放,让长沙与世界更近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3月1日,由福田汽车制造的总货值一千多万元的100台轻卡,搭乘中欧班列启程前往俄罗斯。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连续三年超千列,牵引“湖南制造”加速出海……这是长沙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扩大开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长沙以改革为帆、以开放为桨,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对外开放的高度、广度、深度得到全面提升,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展现了省会担当、长沙作为。

  开放经济首位度持续攀高——201家“世界500强”在长兴业

  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器轰鸣声不断、各项生产数据在主控室的显示屏上持续跳动……益海嘉里湖南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去年底,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益海嘉里面粉项目正式投产,今年又追加投资14亿元,建设中央厨房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极具潜力的市场和庞大的消费群体,让我们看到在湖南、长沙发展的可能性。”基地副总经理韩辉表示,铜官港具备的交通优势和园区相关部门的帮助,更让企业坚定了扎根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的信心。

  德国巴斯夫、日本永旺、英国保诚、荷兰壳牌、法国威立雅、美国沃尔玛、瑞典宜家……他们与新加坡益海嘉里一样对长沙高看一眼厚爱一筹。越来越多的外资“来得了、待得住、活得好”的故事在长沙上演。

  近三年来,长沙直接利用外资累计59.83亿美元,占全省的81.1%,其中,2021年、2022年位居中部城市第一。2023年长沙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0%以上;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7家,同比增长20.4%。

  从德国克力宝亚太研发中心,到索恩格电动系统全球新能源研发中心,再到日本永旺梦乐城湘江新区项目,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长沙。

  如今,长沙的外资经营主体超5000户,201家“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全球贸易“朋友圈”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沙开放经济首位度持续攀高,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外资青睐长沙,与长沙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密不可分。2023年,长沙新引进重大项目221个、总投资2572亿元;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1个。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54家,累计到位资金1044亿元。

  长沙对外开放势头强劲,迎来越来越多的“双向奔赴”。

  1月,星邦智能一批形似蜘蛛的高空作业平台启程出口欧洲,其2023年海外市场总营收增长超100%;3月,永清环保旗下公司斩获印尼光伏项目,预计项目投资总额为2.7亿元……2023年,长沙生产型外贸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8%。

  开放平台支撑力持续增强——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走在前

  高水平开放,为长沙外向型经济带来新动能,而改革创新始终是开放发展的源头活水。

  2020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成立。3年多来,79.98平方公里的自贸区长沙片区,成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开放新高地的主阵地,闯出一片新天地。

  集成式制度创新有实效——

  以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为例,长沙片区率先开展集中试单,推动成立行业联盟,制定发布团体标准,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目前已发布团标8项,出口24亿元再制造设备到21个国家,被商务部纳入“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年长沙片区取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邮快跨”业务集约监管新模式等4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

  全方位对外开放有创新——

  与湖南相隔千里的海南省东方市,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首开区3个项目三一、中联、湘科部分主体已竣工,预计下半年投产运营。作为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港合作共建产业园,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融合区、黄金珠宝玉石加工集聚区和非洲非资源性产品精深加工区,将成为湖南开放发展的“桥头堡”。

  对非经贸合作有突破——

  卢旺达的干辣椒、南非的红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莫桑比克的腰果……2023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汇聚的非洲各式美味让人垂涎。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湖南,长沙驶入对非合作快车道,积极探索易货贸易等新模式。2023年,长沙对非贸易总额超200亿元,占全省总量约40%。

  开放通道便利性持续改善——长沙国际通道四通八达

  不沿边,不邻海。地处中部的湖南如何通陆联海,买卖全球?长沙的答案是:不断畅通“陆、空、水”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欧班列(长沙)作为连接湖南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重要贸易通道,为汽车、工程机械等湘品出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长沙)开行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湘潭吉利、星邦智能、福田汽车等定制化专列30余列。中欧班列(长沙)运输汽车及零配件货值超6608万美元,成为湖南汽车制造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最优选择之一。

  自2014年长沙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长沙“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本省货值占比47%。

  借助陆、空、水三路“出海”,长沙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

  2023年,长沙运营国际客货运航线24条,正式获批第五航权航线,实现货邮吞吐量17.68万吨,其中国际6.01万吨,增长13.5%;霞凝港集装箱吞吐量25.09万标箱,增长21.83%。

  陆、空、水通达世界,开放通道“握指成拳”,开放长沙大步奔向世界。

  开放环境获得感持续提升——近10年新增人口300余万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扎根长沙50余年,打造了金融信息、高新电子、DSP芯片等多个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2023年,中国长城与湖南湘江新区签订了50亿元的投资协议。

  “昔日无湘不成军,今日湘商成新军。”在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湘桃看来,长沙是历史上的商业繁盛之地,湘商书写了无数传奇。他说,近年来,长沙市提供各项政策支持,助推企业的发展:“私人定制”服务模式、“政企联心”晚餐会、上门走访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办事不跑空,难事政府办”,让企业更加坚定在长沙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公司将继续在长沙建设网信总部、整机制造基地和中电软件园三四期等项目,“我们相信在长沙一定能再创辉煌、再结硕果!”

  近年来,长沙主动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开放生态活力不断激发。

  营商环境国际化持续彰显。长沙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单一窗口”、通关一体化等改革落地;全国首创“三窗合一”保障外国人在长投资兴业;相继出台开放型经济“1+7”、“人才政策22条”、“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外资16条”等系列政策。

  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创新活力的城市气质,使长沙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近10年新增人口300余万,且80%都是年轻人。

  改革开放是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沿着这条必由之路,长沙开放的气度愈发宏阔,开放的进度更加紧凑,开放的维度持续拓展。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