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许海明返乡成种粮大户种植千亩水稻,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插秧、收割、加工等服务,年收入六七十万元
十年种粮,致富有“良方”(新农人 兴农计6)
人物名片
许海明,35岁,浏阳市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毕业后不久返乡种田,成为当地最年轻的“资深”种粮大户。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漠漠兮水田,袅袅兮轻烟。”初夏的田野,一片碧绿,禾苗青青,生机盎然。
今年,浏阳市沙市镇沙市村的种粮大户许海明流转了1008亩农田,其中790亩种上了早稻,其他200余亩正在播种“一季中稻两次收获”的再生稻。
以往,因为早稻收购价较中晚稻低,而且“双抢”时间非常赶,很多农户不太愿意种早稻,像许家这样的大户,一般也是早稻、晚稻“五五开”。
但这几年,种粮大户不断扩大双季稻种植规模,用许海明的话说就是:全程机械化加持让“双抢”不慌,政府支持给力让种粮有底气。
子承父业,大学毕业后返乡种田
瘦高个子,皮肤黝黑,许海明裤脚高挽着从地里回来,小腿和衣服上沾着不少泥水。
“有两亩地靠近别人的经济作物田,不能用无人机施药,我一早背着喷雾器去打了下药。”许海明告诉记者,目前正是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的关键时节,“二化螟又叫钻心虫,刚孵化的小虫吃叶子,长大一点就蛀食稻茎,一条虫能危害几株水稻,不做好防治的话能让你绝收。”
言谈举止间,妥妥的“老把式”样范。
不过,许海明坦承,田间管理这块,目前主要还是由其父亲负责。
许海明的父亲许必敬年近六十,原本是一名泥水匠,1990年代青壮劳力赶着南下打工时,他反其道而行,留在家里种田。老许先是承包了60亩农田,后来逐渐增加到三四百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还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省里奖给他一台“大铁牛”。
2014年,许海明从吉首大学毕业一年后,说要回家跟父亲一起种田,老许很欢迎:“在外面一家公司干了一年,月工资几千元,到年底存了1万元,还不如我这个种田的赚得多。”
“子承父业”的许海明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对田地有份特殊的感情。同时,他看准了种粮有奔头——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许海明返乡种田整整十年,靠政策东风,凭自身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精耕细作,良种良技良法种好粮
“目前早稻种植以制作米粉的那种籼稻为主;中稻用的是兆伏5431,这种稻谷卖价高、米质优;晚稻则以高档玉针香为主。”许海明表示,种水稻选种很重要,既要保证产量,又要保障品质,“以前种地是为了吃饱,现在要吃饱更要吃好!”
良种播下,良法跟上。十年前,许海明刚回到家不久,就找到时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隆平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张玉烛取经,这位从沙市走出去的水稻栽培专家成为许家父子的“高参”,稻蛙共养、稻鸭共养、生物防控……各种各样的新名词、新方法让老许大开眼界,也让小许如鱼得水。
走到木山屋场,不用打听,一眼就能认出许海明家——一栋偌大的农机仓库,大型翻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各种现代化农机摆得满满当当。
“十多年来我们共投入400多万元,购置了40多台套农机。”许海明说,有了农机帮忙,效率提高了许多倍,成本也降了不少。“就拿施肥打药来说,一台无人机每小时能喷洒40亩,顶得上二三十个人,1000亩地两三天轻松搞定。”
多种粮、种好粮的“良方”,除了良种、良法、良机的助力,还离不开良田的基础支撑。
作为全省粮食生产双季稻“四高”试验示范样板、长沙市水稻面积和产量“双冠王”,沙市镇近年来不断扩大高标准农田覆盖面积,通过启动小农水项目建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推广紫云英种植,实施有机肥、粪肥还田提高地力,在捞刀河沿线打造了水稻种植的万亩示范片。
“去年,相关部门在长沙市粮食生产 ‘四高’试验千亩核心示范区(浏阳片)进行早稻测产,亩产达到654.8公斤。”许海明说,自己有360亩土地就在示范区内,按照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的种粮标准,成效明显。
延伸服务,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
1008亩农田,每年产粮上千吨,按收购价算,产值为200多万元。不过,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营收早已达到五六百万元。
“凭借品类齐全的现代化农业设施设备,我们还为其他农户提供代育秧、代机插、代防治、代翻耕、代收割、代烘干等十项服务,覆盖水稻生产的全产业链。”许海明说,合作社每年为500多农户提供插秧服务,机插面积超过4000亩。
8500平方米的育秧中心里,工人正在查看中稻育种催芽情况。今年春耕,这里共承担了1800多亩早稻育秧任务,其中约1000亩是为周边农户服务。
此外,许海明还引进了5组粮食烘干机,每年为其他农户烘干稻谷1500吨,既解决了散户“晒谷难”的问题,也拓展了合作社的业务范围。
还有一块主要收入,来自“卖稻谷”向“卖大米”的转变。许海明大学读的市场营销专业,懂得品牌的价值,他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一条日加工60吨大米的精加工生产线,并注册“木山之宝”“木山一品”等品牌,生产自家的“明星大米”,目前在长株潭已形成稳定的消费客户群体。其中,每公斤16元的玉针香,单个品种年营收就超过100万元。
“种田确实很累,但在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绵薄之力的同时,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一份比较体面的收入,再苦再累也值得!”许海明说,加上早稻生产、育秧的政府补贴,自己一年纯收入有六七十万元。
许海明深知,自己的发展离不开乡里乡亲的支持帮助,他也希望竭尽所能去回馈社会。这些年,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沙市镇第一支产业帮扶队伍,为70多户困难农户免费提供农资农技。同时,合作社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一年给周边农户发放工资100多万元,支付土地租金40多万元。
兴农36计
作为种粮大户,要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让农民种粮更轻松,让大家种田更有奔头。 ——许海明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