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染坊“遇见非遗”
浏阳“向美而行”美学课堂开课
长沙晚报6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板蓝根可以染出靛蓝色,栀子可染出黄色……”将织物折叠捆绑后置入色浆,染布干后拆去缝线,花纹自然呈现,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20日,浏阳市“向美而行”美学课堂正式开课,第一站在北盛镇卓然原乡染坊“遇见非遗”。
北盛镇卓然村是一个拥有300多年织染文化的历史村落,如今村里还有200多人掌握传统手工纺纱织布技艺。当地将一座废弃的厂房改造为原乡染坊,以此传承非遗技艺,同时结合植物染色将手工土布做成文创产品,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此次美学课堂就在原乡染坊开讲。如今这里已成为长沙市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浏阳市非遗传习所,也是其与湖南女子学院共同创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及乡村振兴工作站。
课堂上,湖南女子学院何芸老师与卓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新桥就非遗美学空间改造、非遗+文旅定位、中小学生美育教育的意义等话题,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村(社区)干部、文旅文产企业负责人、社会志愿者等进行了交流分享。
随后,湖南女子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带头人肖琼琼教授与原乡染坊工作人员现场教学,带领大家一起体验神奇的植物染。配颜料,扎形状,染布料,洗布料……“没打开之前,谁也不知道会染成什么样,没想到这么好看,有种拆盲盒的快乐!”一名女生开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拿起手机自拍。
据悉,此次美学课堂邀约高校教授、设计师、民宿主、非遗传承人等专家学者、艺术人才为主讲人,采用美学空间观摩、项目体验、理念分享、路径探讨等形态,提升人们对美的感知力、传播力和创造力,从而为浏阳文旅融合、城乡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