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的时间里
能够无限的学习
在成长过程中
不断碰见未来的机遇
走出舒适圈,在崭新的环境中
看见不一样的可能性
突破是一个过程
首先经历心智的拘禁
继之是行动的惶恐
最后是成功的喜悦
——毕淑敏
初来大陆
人
与
街
景
作为台胞,初来大陆这个大环境时
一切都那么新奇
高楼大厦
大好河山
繁忙的街道
不同的方言和食物
一切都让人感到既兴奋又迷茫
带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
我步入这片广袤的天空之下
踏上了未知的道路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祖国的山河壮美
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而人文之美大抵是
人之于历史的传承与创造
人之于文化的多样与包容
人之于生命的关怀与温暖
大学四年
在学习上,我成功考上了我最感兴趣的文学系。经过四年的学习,除了获得了专业知识,我也学会了与人相处、待人接物,见识了许多事情,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学会了独立生活和管理时间。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我过得充实而满足。
2024.08.06
学校生活点滴
大学四年带给我的各方面成长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唯独在未来的规划方面,我始终没有方向,停滞不前。我一直想成为那种能够清晰规划自己未来的人,对自己的人生拥有绝对的掌握权,但可惜这一点,恰恰才是我最难以实现的地方。
迷航
未
知
&
不
确
定
虽然大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得以接触自己热爱的知识,但我始终需要面对规划专业前景这个现实的问题。汉语言文学这个“万金油”“不切实际”的专业,看似和绝大多数需要运用文字的职业都契合,实则对于除了教师和作家之外的职业来说,都不够专业对口。而这也代表着,我虽然可以有很多很多选择,但都不一定适合我,我需要不断地去筛选,去试错。
“你要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还是适合自己的职业?”我最喜欢的老师这么问我——而这也成为了我接下来思考最多的问题。我想了很久,从大一想到大四,或许是因为单纯地抉择不出来,也或许是因为我的内心深处不愿面对这个问题,所以一直不能得到一个答案。
在真正踏出校门之前,我总觉得自己永远都会是学生,永远生活在象牙塔的庇荫中。我总是对从学生到“大人”的身份转变感到害怕,所以不断逃避。我会做什么工作?我会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吗?我不知道怎么选择,甚至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做出选择。或许,说“不知道如何选择”也不太贴切——应该说,我真正害怕的是选择了某条路后会后悔,毕竟人生是条单行道,没有退路,无法重来。
虽然对未来有着恐惧,但我不想继续站在岔路口,看着一个又一个同学踩着坚定的步伐,步履匆匆地和我擦肩而过。我想去尝试一切新事物,将所有的不确定性看做一种平淡生活中的调剂,并且拥抱挑战。
挑战与适应
怀着想要尝试不同领域的想法,我参加了荆楚网的实习。初到荆楚网,其实更多的是忐忑,由于对新环境和从未接触过的未知领域的不安,我一度有些放不开。但是紧凑的行程、充实的活动安排,让我意外地迅速习惯了这个行业的运作。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去活动现场采访外,还要学摄影、写新闻稿、编辑公众号推文、剪视频、把作品送审;忙的时候,经常十点、十一点才能结束工作。
我平时做事的节奏比较慢,实习中却有一个接一个的紧凑行程,基本每天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动让我们采访;我有点害怕和陌生人交流,实习却需要我主动和别人交接,对他们提问各种问题。但即使如此,我仍然非常庆幸参加了这场实习。是困难的部分促使我走出舒适区,面对强劲的挑战。
人本来就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超越自我,
跨越困难、克服自己的短板之后,
随之而来的,
就是满溢的成就感与收获经验的餍足感。
除此之外,在实习中,去各个台企参访的时候,我也了解了许多同为武汉台青的前辈的创业经验:有的人白手起家,有的人在四处奔波后终于选择安定下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也曾经历迷茫和不知所措,原来不需要惧怕做出选择的那个时刻。
前辈们的分享让我思考了很多,原来只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充实自己,并且享受过程就好,不管是任何选择,都没有什么对与错——毕竟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
结语
学会了敢于做出选择,踏出舒适圈,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不断挑战自己——这是我在这段实习中最大的成长。
选择我热爱的,还是适合我的?其实直到现在,我也依旧没有做出抉择,但是现在,起码我有了敢于选择的勇气。
我又想起毕业时刚踏出学校的那个下午,天空晴得离谱,阳光好晃眼,我突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现在想想,这样不知何去何从的心情,恰好也说明我可以走无数条不一样的路,做出无数个选择。
不断地感受新事物,
也坦然接受自己的迷茫和无措,
这才是青春和成长。
(通讯员:李昕芳)
武汉市台办供稿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