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三座城建成一座城 好邻居变成一家人

发布时间:2024-12-17 10:41:39

  三座城建成一座城 好邻居变成一家人|连城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特别报道

  加快推进设施联通、平台共建、产业协同、环境共治、民生互惠,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阔步前进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三座城建成一座城,好邻居变成一家人”,2024年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阔步前进的一年。近日,长沙市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组织开展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记者通过实地探访,感知长株潭携手奋进向未来的铿锵脚步。

  这一年,共促要素顺畅流动,共建高效联动网络。虞公港码头一期基本完工,将成为长株潭通江达海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融城主干道白庭路建设“加速跑”,未来长沙到湘潭更方便。

  这一年,共同促进科技合作,共创产业发展高地。湘江科学城建设如火如荼,湘江西岸科技“超级引擎”加速崛起;湖南申亿机械应用研究院携手湘潭钢铁集团共建长株潭技术创新联合研发中心,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科创平台。

  这一年,共绘美好生态画卷,共同增进民生福祉。长沙市绿心区林相改造(一期)建设规模近670亩,打造出高品质多彩森林景观;东窑港理想村街区主体结构建设即将完工,将成为长株潭市民近郊微度假新选择。

  虞公港白庭路建设稳步推进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一头连着城市建设,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如何用好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早在2022年,省政府就作出“推进长株潭依托虞公港建设深水港,打造全国内河枢纽港”的重大部署。

  沿着长沙南北大动脉芙蓉大道一路向北,在洞庭之南,湘阴三塘镇境内的湘江东岸,虞公港出现在眼前。北距城陵矶港近87公里,南离长沙霞凝港69公里,虞公港背靠长株潭、面朝洞庭湖、直达长三角、辐射粤港澳,位居“一带一部”黄金节点,是湖南湘江新区北拓的主阵地。

  4艘5000吨级船舶停泊在虞公港上游码头,码头上两台大型港口起重机将沉重的工业用钢材吊装上岸。

  “虞公港总体规划12个泊位,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4个泊位基本完工,上游2个泊位于今年9月试运营,12月底4个泊位可全部投产。”湖南省虞公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婧介绍,除港口码头(含物流园)外,虞公港项目的疏运体系正加快构建,临港开发稳步推进。

  据悉,虞公港可将长江水运向湖南省经济腹地延伸近100公里,补齐长沙深水良港水运短板,推动长株潭直接通江达海,紧密连接长江经济带,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

  如果说虞公港是促进长株潭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提升长株潭开放能级的重要战略支撑,白庭路则是让长沙和湘潭之间通行更便捷的重要交通纽带。

  在湘江新区白庭路(科创大道—湘潭银盖路)施工现场,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轰鸣不断,施工人员正抓紧晴好天气实施路面工程的水稳摊铺作业。

  湘江集团湘新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庭路北起长沙市含浦大道,南至湘潭界银盖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重要融城主干道,全长约15.15公里,共分5段。其中,科创大道—湘潭银盖路段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50公里,将于2025年建成;巴溪大道—红桥大道、白泉路—X082两段已完成建设;含浦大道—巴溪大道段正在进行土方、桥梁桩基及隧道进洞施工,红桥大道—白泉路段全线路基已基本拉通,即将启动水稳施工。

  强强联手打造全国一流科创平台

  在长株潭都市圈“桥头堡”位置,湘江科学城沿湘江南北展开,跨越长沙、湘潭两市。走进湘江科学城首开区湘江科学中心建设现场,可见吊臂挥舞、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建设正如火如荼。

  湘江科学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425亩,包含交易展示中心、科学交流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湘江院士港、湘江创新港5个项目。湘江科学城开发建设指挥部规建部成员郭桉扬介绍,目前5个项目均已完成地下室工程,完成正负零以上二至四层。

  据了解,湘江科学中心项目是湘江科学城首开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的一个缩影。目前,湖南钢铁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科创港等重大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将推动人才集聚和科技产业发展;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已实现主体封顶,正朝着2025年6月竣工的目标迈进;“三纵四横”路网正加速建设,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路网、提升交通承载力。

  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离不开株洲和湘潭的力量。近年,三方在平台建设上深度融合,在技术攻关上加强联合,在成果转化上紧密结合。

  在位于雨花经开区的湖南申亿精密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湖南申亿机械应用研究院和湘潭钢铁集团联手共建的“长株潭技术创新联合研发中心”于今年3月揭牌,目标是打造全国一流科创平台。湖南申亿机械应用研究院院长游小平介绍,研发中心成立后,双方聚焦市场需求进行新型产品开发、前沿技术研究储备、成果申报、人才培养,目前在检验检测上实现了资源共享,联合开展了“桥梁用高性能耐候钢材料及紧固件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已研发出耐候冷镦钢材料及紧固件产品,将在国内某重大桥梁工程中进行示范性应用,后续研发成果还将在其他桥梁、隧道、海洋工程、风电工程等领域进行推广。

  加速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没想到冬天来也能见到这么多彩的植被!”在雨花区跳马镇石燕湖村,午后暖阳下,市民沿着绿道一边徒步一边赏景,不禁发出感慨。

  长株潭生态绿心之所以冬季照样生机盎然,得益于绿心区的林相改造。长沙市绿心区林相改造(一期)项目围绕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建设,建设规模669.1亩。

  “实施重点区域林相改造的目的是提升森林景观,优化树种结构,增强森林碳汇,实现生态惠民。”雨花区农业农村局林业站专干阳君介绍,通过采取间伐改造、补植改造、更替改造等方式,保留原有阔叶树种,补植无患子、山乌桕、猩红栎、楝树、红豆杉等多彩、经济树种,建设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营造“四季有景”的高品质多彩森林景观。

  从石燕湖村驱车一路向西,便来到天心区南托街道的东窑港理想村项目。明末清初,这里曾是一个热闹的码头,后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没落。今年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上,这个一度被遗忘的村庄重新成为关注的焦点。国庆节假期,在这里举办的村超邀请赛等系列活动,为各地游客献上了为期七天的“文旅+体育”新体验。

  “我们正在生态修复、老旧房屋流转改造、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全新的东窑港,使之成为包括民宿、研学、市集和乡野运动等内容的都市近郊微度假综合体项目。”湖南东窑港城乡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英葵介绍,目前东窑港理想村项目街区主体结构建设进入尾声,绿化正在同步进行。2025年元旦,乡野运动片区和亲子研学板块将对外营业;春节期间,主街区将对外营业。

  “如今,长沙绿心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文旅项目在逐步发展。”长沙市长株潭一体化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越来越多当地群众参与其中,他们既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者,也是生态保护者,更是受惠者。

  《湖南省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已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长株潭生态绿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即将正式发布。长株潭生态绿心及周边地区,正创建国家绿色转型发展区。这片绿心,未来更可期。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