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于斯为盛

发布时间:2024-12-30 10:14:03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洪孟春 李颖

  幸福城市,近悦远来。

  12月20日,从正在上海举行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上传来喜讯:长沙再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这已是长沙连续17年摘得这一荣誉。

  人与城互相成就,城与人共融共生。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岳麓书院大门上距今两百多年的对联,在2020年9月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麓书院时,面对莘莘学子,就“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作出深刻诠释,指出这不仅指历史上湖南这个地方代有人才出,也指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在迈向崭新的现代化进程中,长沙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衢大道越修越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时,怎样以纤毫毕至的民生关怀、人才治理的精细功夫,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

  发展的长沙,求贤若渴;开放的长沙,海纳百川——

  “90后”青年谭淞文骑着一辆共享单车停在岳麓山脚下,他盛满山林的眼里光芒闪烁。那是2019年灼热而悠长的夏天,他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归来,选定了长沙作为他的理想之城、栖息之地。

  2024年,已是湖南自贸试验区环球细胞库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谭淞文说:“我喜欢长沙,是因为身体和灵魂都高度契合这座城市。”12月11日,他与哈佛大学校友(长三角)创新中心负责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他对记者说,选择这座城,不仅仅是因为高能级的科创平台,还因为街头巷尾的一抹暖意、山麓水滨的一处动容,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尊严、温暖,以及爱。

  城市与人的连接词,应该是爱。

  无论面对街头巷尾的普通人,还是面对追光逐热的奋斗者,长沙尊重、热爱每一个人,以开阔的胸襟欢迎八方来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近年来,长沙广筑“黄金台”,“来真的、干实的”,以务实高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人,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成就人,幸福宜居的城市生态留住人,彰显了这座“最佳引才城市”海纳百川的人文魅力。

  “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中部地区第一,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三,高精尖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比95%……一组组傲人数据,展示着长沙的前景和活力。

  2024年9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2024互联网岳麓峰会岳麓论坛致辞中向大学生发出诚挚邀约,希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

  10月31日,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强调,要健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这是一代大儒、清乾隆时期岳麓书院山长旷敏本所撰岳麓书院长联中的一句。

  斯文攸归,今日长沙,向世界敞开了炽热的怀抱。

  在长沙,爱的回响,震耳欲聋。

  共振:人才与政策的良性闭环

  湘江奔涌,星城潮阔。

  长沙,这座书香韵与烟火味交织、英雄气与时尚范并存的城市,自古便是人文荟萃之地。回溯千年,长沙的历史画卷上,英才辈出,灿若星辰。

  屈原沉浸巫风楚韵,凭借不羁才情首创楚辞,为中华开启一代激昂绚丽文风;西汉名臣贾谊,用诗文赋予遥山远水灵魂,潇湘意象至此成为民族经久不衰的审美情调。

  岳麓书院弦歌不绝,穿越千载人文气韵;爱晚亭前枫林尽染,“建党先声”叩响湘江;橘子洲头诗声澎湃,震荡百年变革图强。

  先贤的智慧与勇气,如同星辰般照亮了长沙的天空,也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基因之中,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一棵樟树,站在湘江中路地铁站的通道正中央,直穿地铁站的顶棚。在长沙,像这样知名的“钉子树”还有很多,对自然的尊重,对家园的守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管理者治理一座城市的智慧和温度。

  树犹如此,仁者爱人。

  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这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硬核实力的智造之城;这是世界计算之城,也是最具吸引力的幸福之城。这座城市,钢铁侠与都市森林友好并存,万物与人产生一种诗意的联结,共证辞章里的潇湘胜景,抒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如何使人才愿意留下来,安居乐业,有枝可依?一次会议上,吴桂英语气铿锵:“把最好的地块、最好的风景、最好的服务,留给科研企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感情之真、意志之坚,令人动容。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长沙,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奔赴者。

  铺好政策,打造人才能量场——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政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体系,长沙以最大的诚意和最优的环境,吸引并留住每一位有志之士。

  从人才政策迭代发布,到政策细则落地实施,长沙的人才与政策形成了良性闭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才的尊重与珍视,让每一位奔赴者都能在这片热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2017年6月,长沙率先全国出台“人才政策22条”;8月,16家人才服务窗口全面运行;10月,配套细则(办法)全部出台。至此,“1+5+27”的长沙人才政策体系全面形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随后,相继发布“乡村8条”“自贸区人才政策45条”“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研发人才政策10条”……一系列含金量高、突破性强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发展搭建广阔舞台。

  截至目前,长沙分类认定市高层次人才3957人,人才总量达315万人;市级人才专项经费累计投入45.5亿元,打造了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先进储能材料、文创旅游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搭好舞台,构筑青年梦工厂——

  时间来到2024年。

  11月16日,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省内高校的96名学生走进开福区信创产业基地、马栏山和金霞园区,参与和开福一“企”打卡沉浸式职场挑战,和开福区AI、智能制造等领域20家头部企业亲密接触。

  这是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团市委和开福区举办的“星梦想 在长沙”企业开放日。

  走进飞腾信息、七彩盒子、芒果TV、恒昌医药等头部企业和项目,开福人才推介官向学子们推介留在长沙的诸多理由:参与开福区“未来合伙人”储备计划的高校学子,不仅可以带薪实习,还能享受政府补贴和一次性交通补贴。与此同时,长沙房价在中部六省省会排最低,而可支配收入在中部地区领先,这座城市对青年人房价忧虑的治愈更是令人怦然心动。

  拥有一个适合且稳定的住所,是许多新市民和青年人对美好生活最具体的向往。超高生活“性价比”和优渥人才“福利包”深深吸引着学子们关注长沙、心向星城。

  11月27日,“才聚潇湘 共绘未来”2024年度促进人才返湘来湘综合招聘会吸引60余家知名企业参会,2500余名各类人才入场求职。“长沙一定是能为我的梦想兜底的城市。”求职者李唐烟雨说,7年前考上重庆大学,命运的火车载着她离开湘土,走向另一个故乡,通向陌生而未知的命运。如今,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这列火车又开回来了。

  培育环境,释放更强引力波——

  “创新高地”的基石,是“人才高地”。

  “我的首选城市是长沙!因为我想在这里有一个梦想中的家。”冯威森老家在河南驻马店,大学毕业成为选调生后通过公务员遴选来到长沙。这个选择始于爱情,是为了与毕业留在长沙的女朋友离得更近。如今,爱情早已结果,梦想成为现实,他们在岳麓区买了房成了家,有了可爱的孩子。当年女友一句滚烫的“留下来”,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注脚。

  人才难得,求之则愈出。

  向天下英才发出“英雄帖”。长沙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实施五大人才工程,引进培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建设,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储备急需紧缺人才。

  将人才需求与城市战略、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长沙不断升级人才政策,构建了涵盖战略科学家、高端人才、技能人才、海外英才、青年俊才、乡村能才的政策体系。

  人才政策带着温度真正落地,英才贤士携着梦想纷至沓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实践,正在星城大地的火热画卷上铺陈延展。

  于是,我们见证了一组数据凸显长沙加速集聚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截至2024年10月底,长沙市各类创新平台达3167家;2024年前9月,长沙新增研发机构688家,增速是上年同期的约4倍;2023年以来,长沙新增国家、省级科技人才1300余人,通过企业研发中心引育集聚人才近6000人……

  有求贤若渴的态度,亦有礼贤下士的诚意;

  有惜才如金的理念,更有人尽其才的格局。

  从重磅升级的人才政策,到不拒众流的求贤之志,从全城相邀的城市IP,再到筑巢引凤的城市平台,长沙人才磁吸效应不断显现。

  于是,我们见证了无数才俊在长沙大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或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或是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以创意与激情点亮城市的文化之光;或是社会公益的践行者,用赤诚之心照亮并温暖着长沙的每一个角落。

  “一座城的名字能够真正写在时光里,应该源自那些星光熠熠的人名。但即便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普通人,在长沙,我也能时时感受到个体活着的尊严、幸福、价值与力量。”来自张家界的“90后”土家族姑娘刘启民这样说道。她硕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选择来到长沙工作,“因为长沙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盛,更因为长沙人才政策的水草丰茂”。

  抵达长沙的那一天,她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这是你亲爱的城市。”

  共赢:人才与城市的浪漫奔赴

  渔人码头。麦田格教育集团的创始人李卓,背倚湘江,望着渐渐黯淡下来的天幕,对朋友们说:“我们每个人,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现在看到的长沙天空,不准说具体颜色。”

  从海南归来落户长沙的青年作家郑小驴立即接话:“等烟雨。”

  李卓回答说:“也许,是在等每一个和我们一样需要归属感的人吧。”

  来自蓝墨水上游的李卓做教育,更有一重身份是作家。2011年,他和两个好朋友完成一趟从湖南到云南的骑行后,决心从北京回长沙,从此把长沙当成第二故乡。李卓也从一个高考作文拿满分的孩子,成长为一名拥有两百余名教授、特级教师团队的教育集团创始人。他说,选择在长沙创业,是因为长沙符合他对于理想城市的构思,长沙给他的,不仅仅是都市繁华,更是烟火人生里的温馨与暖色,是世道人心里藏着的那一抹激昂的精神力量、清澈而自信的光。

  那天夜里,他们一直坐到毛姆的月亮升起。

  成为更多人心中的理想城市,长沙有足够的诚意,也有足够强大的磁场。

  在这座连续17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城市里,幸福并非仅仅是一个名号,而是一幅由无数生活细节织就的温暖画卷。

  无论是细碎简单的生活,还是恢宏的城市叙事,这座城市足以承载每个人的梦想。

  “爱上了长沙,爱上了这里的万家灯火,我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盏灯。”上海一位主播来到长沙,在平台上发布了在长沙的一幕幕温馨瞬间,与的士司机的友好互动,就有数千条留言温暖人心。“欢迎来到长沙!”其中一条“我是新长沙人”的留言后面,跟评数百条“+1”。

  做一名新长沙人,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长沙有足够的底气安放更好的生活和梦想。

  ——以蕴藉的文化滋养人。

  长沙的“长”,是历史积淀的源远流长,是文化奔涌的长风破浪,是市井烟火的长乐未央。

  在长沙,市井的风情长卷、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朴素的记忆。

  公元前3世纪左右,墨线勾出的帛画上,是人类、动植物的象征性形象,这是长沙出土的、现存最早的中国画。

  两千年前,长沙砂子塘西汉墓中的舞女图与车马出行图漆奁,庄重华丽。

  中国画里的长沙模样,与时俱进。

  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更为波澜壮阔的图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长沙大地,宛如一幅大气奔涌的壮美画卷,我们聆听到这方热土上踔厉奋发的时代足音,画里的主人公不再是王公贵族,而是普通一线劳动者,是大国工匠们。他们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澎湃之音,鼓荡万千气象。

  书香盈城,文脉绵长。

  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城市气质、市民品格。2023年以来,长沙晚报推出《文脉长沙》专栏,深掘长沙的文化与历史,回看来时路,烛照后来人。

  华灯初上,看不尽一江两岸璀璨夜景、岳麓山下文化夜市;逛不完坡子街美食长廊、潮宗街潮流小店;品不够东茅街茶馆、零食很忙、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烟火气与文艺范,宛如星河洒落人间。这座璀璨的不夜之城,已成为年轻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沙夜间经济新消费品牌不断创新策源,24小时书店、“不打烊”健身房等新消费模式竞相涌现,长沙成功入选“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

  建园100周年的天心阁公园,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也在2024年升级为湖南首家光影主题公园。“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天心阁上的这副对联道尽了长沙城市文化的精髓。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鲁晓川也用一副对联表达心声:“天心形胜地,阁下梦圆时。”

  “翼若垂天之云”,长沙将宏大理念导向对个体人物的关注,以蕴藉的文化滋养每一位来者。

  ——以开放的胸襟吸引人。

  “我们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保持着关心,同样我们也对窗外落下的树叶保持关心。灵光不仅在城市,也在郊区、山野;不仅在白天,也在黑夜;不仅在最古老的历史,也在最新的科技前沿。”这是2024年第九届“艺术长沙”长沙美术馆展区策展人崔灿灿向受众传达的世界观。

  敞开怀抱,与世界深度交融,滔滔湘江,亦复如是。

  中非经贸博览会、互联网岳麓峰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国际工程机械展、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长沙香山旅游峰会、中国图灵大会……一次次激起世人惊艳的目光。

  风起湘江岸。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24年9月迎来4周岁生日。占自贸区三分之二面积的长沙片区,是湖南打造内陆地区开放新高地的主阵地。4年来,长沙经开区紧扣“两区叠加”战略机遇,锚定“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定位,首创首为,勾勒出一幅以先进制造为核、以制度创新为本、以改革开放为要的多元生态图景。

  11月1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成都发布《2023年度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长沙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八(前七名依次为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成都、南京、杭州),蝉联中部第一,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征程壮阔,初心未改。

  2023年,湖南对非进出口556.7亿元,居中西部第一。其中,长沙对非贸易总额超200亿元,占比超四成。通过多条直飞航线,非洲的海鲜、牛油果、鲜花只要十几个小时就能抵达。

  共生共荣,是长沙一直不变的精神内核。自信、开放,从来都是她的精神禀赋。

  ——以隽永的生态聚集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沙鸥翔集,橘洲浮碧。这一幅幅自然画卷,正是今天长沙自然环境的写照。

  “短篷暮舣湘江宿,坐见江豚起还伏。”宋代诗人王之道在《潇湘夜雨》一诗中这样描述江豚在湘江中嬉戏的场景。千年之后,我们再一次遇见大自然美丽的精灵归去来。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

  在长沙,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来都不是“鱼和熊掌”。

  圭塘河是长沙最长的城市内河,全长28.3公里,周边居住人口约200万。经过十余年的接续治理,圭塘河从一条臭水沟蝶变成一条水草丰茂的生态河、一条流金淌银的产业河、一条承载幸福的文化河。

  2023年,圭塘河成为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美丽河湖两项国家级生态殊荣的河流。

  拥有近600亩水域的后湖,以前是湘江以西最大的“城中村”。经过多年治理,如今蝶变成国际化的艺术科创产业园区。景成展览、视码空间、湖大空间设计研究所等百余家创意公司入驻,朱训德、段江华等百余位知名艺术家加盟,设计、绘画、雕塑、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交织,将后湖雕琢成“湖湘艺术高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之湖、产业之湖、艺术之湖、民生之湖”。

  团山湖村因湖而得名。“团山湖以前是‘鸟不落’,先是水患,后是水污染,环境差到连鸟都不愿意停落。”知情人介绍。

  2021年,“水美湘村”建设启动。这一年,团山湖村捧回“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水美湘村’示范村”的牌子。与此呼应的是,一群青年创客也扎根这里,他们是博士硕士、企业高管、艺术家。

  不止圭塘河,不止后湖,不止团山湖,串起长沙“只此青绿”的,更有“一江一湖六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泓泓碧水活力奔涌,湘江长沙段江豚“组团畅游”的画面,惊艳一座城。

  一城风雅,满目清芬。

  ——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人。

  “此次长沙之行,我不仅感受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完善,更体会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来自广州的视障人士赵秋宝,用他胸前的相机,以第一视角记录下一路见闻。2024年9月22日他乘坐长沙地铁时,拨打客服电话预约了无障碍服务。很快,地铁工作人员前来引导赵秋宝与导盲犬进站,途中工作人员不断提醒他“有台阶”“扶梯到了”“要过安检了”等等。17个站点、2次换乘,还有8次爱心接力。事后赵秋宝发出视频怒赞长沙,评论区变成了温馨的留言板,很多人为长沙地铁服务的细节满满而感动。一线工作人员在看到赵秋宝所发的视频后感到欣慰,并祝愿他以后的人生路皆是坦途。

  最优质的服务,源于人性本善。在AI愈来愈发达的时代,温暖的人性越发值得珍视。

  一座城的温度,不仅在于她的烟火气,更体现在对待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温暖。是每一条无障碍通道、每一项便利设施、每一声温情问候,汇聚成爱意的洪流,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自由呼吸,勇敢追梦。

  用真心办好人才的“关键小事”,以赤诚做好服务的细微文章。这,是人才工作的温度。

  完善“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推出“优才贷”专属融资产品,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培训班品牌……长沙坚持把人才摆在“C位”,搭建市领导与高层次人才餐叙、人才工作者“联系人才 服务企业 促进发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人才论坛和人才沙龙等交流合作平台,把最好的地块留给人才、把最好的资源倾囊相授、把最暖心的服务送上,以优质精心服务提高人才创新创业、生产生活品质。

  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人才星港”、国际人才社区,推进人才公寓建设……长沙持续加强人才服务保障,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全方位贴心服务,让人才在长沙“留下来、干得好”。

  “来长沙找工作,免费住四天三晚!”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统筹、团市委与园区(区县市)共同组织实施的青年人才驿站定点酒店政策“礼包”一经发布,求职大学生们直呼暖心。目前,长沙12个新青年人才驿站已吸引2万余名青年来长追梦。

  共生:人才与发展的正向互动

  “长沙是一座不被定义的城市,而我想做一个不被定义的人。”“95后”吉林长春姑娘郭东妮说。

  这位跨越2400多公里来到长沙的美丽女孩,2024年11月3日接受了央视《面对面》栏目的专访。

  在湖南大学读研实习期间,她就深刻感受到长沙“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无限的前景与发展机会。“长沙是对年轻人很友好的城市,不仅房价友好、美食友好,还切实为年轻人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平台与机会。”之后她入学、入职、定居长沙。毕业4年,软萌妹子闯荡在硬核的科研领域,作为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科创青年,她如今已成为准“大国工匠”。

  参天巨木,源自沃土。

  硬核产业激起一池春水——

  以人才战略“先手棋”带动产业发展“大盘局”。

  近年来,长沙工程机械走出一条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之路,上下游配套企业超500家,整体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规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

  臂架最长的泵车、吨位最大的起重机、立桅最高的液压履带桩架、刷新全球纪录的盾构机等等,都是长沙的“世界之最”。作为“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日本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

  “以产带人,以人兴城”,这是理想的产城一体格局。

  靶向发力注入人才活水!

  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园区及企业,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开展各类引才活动。长沙先后组织中联重科、三一集团、远大集团等80余家次企业赴上海、大连、西安、广州引才,对接国内重点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和海外人才;创新开展全国高校学子长沙行系列活动,紧扣重点企业需求,广发“英雄帖”、广招“千里马”、广引“金凤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文波自豪地说。11月19日,中南大学、长沙经开区、三一集团联合打造的“中南·三一科技城全球AI数实融合产业科创基地”在长沙正式发布并签约,该基地将承载中南大学和经开区的科创中心、中小试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算力中心等。

  同时,诸多行业龙头企业踊跃组建研究院,全力打造以企业为关键枢纽的产学研深度融通创新生态系统,为各类人才铺就更为广阔、多元的才华施展平台。

  2023年10月,蓝思科技成立蓝思工业研究院,预计总投资12亿元,届时将聚集300名以上的全球高层次科研人才、3000名以上的研发工程师,重点针对行业领域关键技术等开展研发和创新。

  科技创新留住核心人才——

  “高能级科创平台,是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场,更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长沙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

  长沙聚焦“卡脖子”技术,高水平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四大实验室”,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在这里,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互联网+、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深度融合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创新浪潮在岳麓山下激荡澎湃。

  “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犹如一场全球科技英雄的召集令,聚焦先进储能材料、人工智能等黄金产业链,向全世界抛出橄榄枝,邀请能者勇“揭榜”;同时,院士专家恳谈会、中欧海智未来科技交流会等高端论坛轮番上演,诚邀四海英才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芒果马栏山广场、中广天择总部基地、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基地、马栏山动漫影视产业大厦、创梦大厦、马栏山信息港以及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众多项目犹如一匹匹“黑马”脱颖而出,吸引了超过5万名产业人才汇聚于此,整个园区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2024年10月上旬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科技创新专项)决赛中,长沙斐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遥带领团队推出“超高性能人机共生矿山远程操控机器人系统”,斩获金奖。从青涩的校园时光到激烈的创业浪潮,从“挑战杯”逐梦之旅,到“创青春”大赛中大放异彩,长沙宛如一位慷慨的挚友,成了何遥三次创业征程中坚定不移的“福地”。

  创业机会鼓荡万千气象——

  当20多年前的老宿舍楼变身赛博朋克风的创意设计总部,当裸露水泥墙底的空间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潮店,当昔日逼仄的巷道上榜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潮宗街诉说着老城传奇,也激发了它的青春属性。

  1920年,27岁的毛泽东在潮宗街创办文化书社。岁月流转,老街风华依旧引领着青年人接续历史,使之蝶变成集传统与新潮于一体的文化新地标。标星立场青创空间,这家集聚32家专业孵化网红商业品牌的创意设计总部,孵化出千余个长沙知名商业品牌。

  近年来,长沙实施一批“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聚焦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强化对在孵实体的扶持,助力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创新创业,推动创业者把“设计图”变为“实景图”。

  一杯果茶,表面温甜,内里松弛而治愈。某种程度上,它与果呀呀果茶创始人吴畏的精神力高度相似。

  “选择长沙是我最幸福的决定。”吴畏是安徽姑娘,她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去做喜欢的事情,更能接近幸福。

  目前,果呀呀拥有50余家门店、500多位伙伴,2023年营业额超过1.2亿元。

  在2024年湖南省五四青年座谈会上,吴畏说,长沙的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环境吸引着我们到这座城市扎根,特别是长沙正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真正做到了“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据统计,长沙已有创业孵化基地接近160个,各基地在孵实体数接近5300个,共吸纳就业人员超2万人,仅2024年就已累计为在孵实体提供各类创业服务近9000次。

  湘商共识召唤八方雁归——

  当长沙窑照亮盛唐,当浏阳烟花点亮世界,湘商自古经纬天下。

  湘商回归,风起岳麓。

  2024互联网岳麓峰会现场发布了《湘商共识》,旗帜鲜明地发出了“乳燕回巢,共建吾湘”的时代宣言。企业家们深情呼吁广大湘商回到家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再一次激荡起聚浪成潮的“人和”之势。

  这次峰会上,吴桂英动情地发出邀约:天下湘商根在三湘,无论大家是扎根本土还是在外打拼,家乡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

  湘商回归,不仅是地域上的项目回归,更是情感上的深刻回归。

  以互联网岳麓峰会为媒,以才引才,长沙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强磁场。2018年,万兴科技创始人吴太兵回到湖南,踏上“二次创业”的征程;2022 年末,创意软件全球研发中心落地;2023年底,创意科学园开工建设。万兴科技大力推进在长沙的战略布局,全力打造第二总部。企业推出的“拿深圳同等高薪,住长沙宜居房子,干全球软件事业”这一极具吸引力的引才策略,不断吸引着来自一线城市的精英人才。如今,万兴科技在湖南的员工数量已增长至千人,其中青年研发人员的占比超过了八成。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湖南自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实施“湘商回归”工程以来,引入湘商项目投资近2万亿元。2023年,湘商在湘新设企业1360个,实际到位资金5915.2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

  尾声

  冬日的长沙,银杏叶黄,灿烂如金。

  一群青年学子从八百年前张栻的书案前经过,也曾在2020年秋天细雨纷飞的岳麓书院前长久驻足,更被2024年春天城南书院的殷殷寄语点亮了年轻的眼眸。

  时空变幻,不变的,是天上那颗长沙星,是让人眼热心潮的城市守护力,是朝朝暮暮的爱与守望。

  一卷足够长的画卷,才能鼓荡起湖湘巨制的万千气象。

  一座足够大的场域,才能容纳下每一个人的星辰大海。

  不只适合打卡,更适合打拼。“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长沙,正以最燃的热情、最足的诚意、最真的情怀,广聚天下英才。

  2023年,长沙市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称号。2024年,长沙市入选“人才友好型城市”,人才生态指数位居全国前十。

  巍峨庄肃的岳麓山,见证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

  千千万万奋力奔跑着的人,书写着这座城市不朽的传奇。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