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9日讯(记者 谢璐)今天,记者从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长沙创新推出“工伤预防管家”驻点帮扶企业模式,从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300家重点企业工伤事故报告数同比下降28%,其中112家企业连续5个月实现零工伤,累计减少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约1100万元。
在长沙某制造企业的冲压车间,记者看到冲床设备操控台上有两个醒目的绿色按钮。“以前单手一按机器就启动,特别容易误操作。”老板感慨,“现在必须双手同时按住这两个绿色按钮,这样一来机器启动时工人的手肯定不在危险区域,想犯错都没机会!”原来,该企业因为冲床误操作,每年发生十余起手指切割工伤事故,“工伤预防管家”进驻后,仅用时3天便拿出技术改造方案,通过加装双手启动按钮和光电感应装置来增添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目前该企业已连续三个月保持零事故记录。
2024年9月,长沙人社局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组建起10人专家团队,“包干制”重点帮扶300家工伤事故高发企业。每名工伤预防管家负责30家企业,累计排查隐患点1100余处,并按照“一企一档”建立风险台账。他们打破“一策统管”的局限,通过精准“把脉”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状况、员工结构、事故历史等,对症“下药”提出“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将安全管理从粗放式治理升级为精细化服务。
某劳动密集型企业厂区紧邻主干道,交通事故曾占工伤事故总量的20%,工伤预防管家联合交警部门设置隔离带、减速带、开展专项培训,3个月内该企业交通事故下降50%;某机械制造企业钢管弯曲工序原先需要人工直接操作,容易引发手指骨折等事故伤害,工伤预防管家参与设计手柄工具,实现人机物理隔离,杜绝了手指挤压事故……
此外,工伤预防管家还参与企业的班前会提质、组织工伤预防应急演练等,并梳理出了一批工伤预防小妙招,之后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工伤预防经验”,让更多企业和职工共享安全发展成果。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