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机器人,这场路演释放超3.5亿元融资需求
“我们的人机融合机器人是有温度的”
长沙晚报4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贺喜迎) 2025年“人形机器人元年”浪潮奔涌,从央视春晚舞台上机器人跳舞到北京亦庄赛道上机器人矫健奔跑,智能机器人正以“加速度”突破边界,走进大众生活场景。近日,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紧跟这一创新趋势,聚焦智能机器人领域,为7家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搭建了展示舞台。这些企业共释放超过3.5亿元的融资需求,展现出湖南智能制造领域的蓬勃生机。
为康复设计的外骨骼机器人、监护儿童的晨检机器人、走进大学生课堂的“七轴人形手臂”……优龙机器人、超能机器人、比邻星科技等企业正刷新着智能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智能检测、新消费等领域的“无限可能”。
“开年以来订单量大增,现在已有超过3000台的预订量。”优龙机器人创始人熊军介绍,如今,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开发出一系列面向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运动能力减退人群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此次提出融资2000万元,熊军有自己的愿景——继续投入研发和产品的产业化。“我们的人机融合机器人,是有温度的产品。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产业化,把产品的价格‘打下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用得起。”熊军说。
正申科技副总经理刘祝江携“超宽频谱感知与探测产业化”项目成果参与路演,并现场发布融资1亿元的融资需求,用于正申雷达产业园的产线建设。
“从超宽带雷达技术的理论创新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应用创新,公司已经走了20年。未来,我们希望在大安防、大健康、大工业等三大领域投入研发力量、开拓市场。”刘祝江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研制的“特种钢铁检测设备”是该领域国内唯一的自主研发产品,预计在今年6月实现产品定型,有望实现特钢检测的国产替代。
2021年5月,作为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融资服务平台落户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四年来,平台已累计举办30场路演活动,吸引188家企业参与,发布融资需求121.13亿元。目前,平台成功推动39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47.9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已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协作机制,每场活动面向全国近8000家投资机构、2.6万余名投资人同步转播,有效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