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加速度”绘就“春忙图”

发布时间:2025-04-25 11:54:27

  春渐暖,叶芽萌。

  迎着春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矿区各项目建设现场一派人头攒动、设备轰鸣的繁忙景象,一个个新开工项目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一个个续建项目快马加鞭、热火朝天,一幅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大唐10万千瓦光伏复合、明得煤层气大南沟15MW移动式瓦斯发电、华越机械智能化升级改造二期项目等续建项目相继复工;华阳集团煤矿井巷工程、煤炭先进产能装备提升工程、矿井环节改造、矿管开发改造工程、山西思特瑞新能源充换电站、山西百味佳食品加工及配送服务等新建项目施工正酣……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矿区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强引擎,持续掀起重点项目攻坚热潮,不断刷新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奔跑”

  “能早一天就早一天,能早一秒就早一秒!”一个“早”字,藏着矿区以实干争先破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矿区召开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大会,动员全区领导干部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迅速行动、务实作为,全盘统筹、科学有序抓好各项工作;2月17日,矿区力争一季度“开门红”经济运行暨项目建设推进会召开,吹响了抓项目、促发展的“冲锋号”。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矿区认真研究政策,积极主动作为,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精心谋划储备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92.3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共8个,总投资25.1亿元。目前,已开复工项目24个,预计一季度投资增速20%。

  走进矿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现场,装载机、挖掘机、工程车穿梭忙碌,施工人员铆足干劲拼速度、争分夺秒抢工期。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泉市矿区境内小南沟至狮脑山景区段项目为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0.78亿元,项目施工作业任务已完成,标志、标识牌已全部完善,目前正在开展道路绿化工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泉市矿区境内吴家掌—辛兴村段项目总投资0.85亿元,半坡村—刘备山段项目总投资1.42亿元,目前两路段项目稳步推进,预计今年8月竣工通车。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高区域路网服务水平,使沿线村庄村民享受到乡村旅游发展的红利。

  这一重点项目顺利的推进,离不开矿区的统筹与谋划。从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到项目建设中克难攻坚,矿区全方位发力,全面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矿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要求,以及全市“强实干、抓落实”暨“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提出的“四到位、四必须、四落实”要求,紧抓政策机遇,早谋划、快行动,充分考虑项目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前期手续办理及项目建设进展等因素,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强化项目包装,加快项目推进,以更多有效益的投资强产业、稳增长、促发展。

  提质——优质产业项目唱“主角”

  重点项目全速推进,民心工程暖了民心。

  3月25日,走进矿区南山村羊肚菌种植大棚,星星点点的羊肚菌悄悄崭露头角,像土地里钻出的白色珍珠。村民穿梭在菌垄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2年,南山村联合山西丰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村企合作模式打造了占地52亩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合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目前,基地有20个出菇大棚,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生产的羊肚菌干货还销往四川、云南、广东等地。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基地采取轮作种植模式,春季羊肚菌采收后,基地将在菇棚里种植香菇、滑子菇等,实现“一地多收”,带动村民增收不断档。

  新能源产业是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近年来,矿区持续支持发展新能源和储能产业,招引山西朗坤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打造了朗世阳泉矿区南山村农光一体科技大棚项目,在130余亩荒坡进行综合开发,新建4万平方米标准化设施大棚,项目兼具生态保护、产业增值、民生改善三重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南山样板”。

  不同的项目类型,一样的忙碌情形。

  春日的暖阳下,矿区赛鱼街道永和村50亩新整治的耕地平整而开阔。

  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矿区找准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民收入的着力点,认真研究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向上争取,实施了赛鱼街道永和村(石板片股份经济合作社)补充耕地项目。项目设计总投资123.45万元,新增耕地约50亩,不仅能有效增加耕地人均占有量,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坚实基础,还能极大提升农民耕种的积极性,有力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相信不久之后,这片土地便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走进矿区小南沟村灾害治理避险安置点,村民们笑意盈盈。“国家政策好啊,让咱住上了楼房,又暖和又安全,上厕所也方便。”小南沟村村民张大爷一边收拾屋子,一边高兴地说。

  民之所盼,行之所向。独立工矿区内采煤沉陷区、山体滑坡区等自然灾害隐患巨大,近年来,矿区持续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方向项目谋划力度,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国省政策支持。小南沟灾害治理避险工程便是其中之一。

  2021年,矿区启动了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安置工程,610户1915名村民搬离了隐患点,回填了洼地,清理了坡脚堆积物,修建了挡土墙、排水系统,实施了覆土和绿化工程。如今,项目已进入尾声,各项收尾工作正紧锣密鼓开展。

  提效——主动作为精准服务

  重大项目,印证实力,承载希望。矿区持续打出“组合拳”,助推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

  ——用好用活“四全工作法”,继续推行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出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跟踪调度工作机制,针对重大疑难项目召开专项调度会,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尽早实现投产达效。

  ——聚焦煤机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在招引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上攻坚发力,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链主”企业领跑领先、产业集群能级跃升。

  ——开展项目入库入统跟踪服务,紧盯新法人项目、在库法人新项目入库时间节点,主动入企开展指导,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高标准谋划符合政策导向、补齐发展短板的能源、城市更新、教育医疗、数字经济、设备更新等重大项目,超前谋划一批“十五五”标志性、牵引性项目,为建设项目库做好项目滚动储备。

  ——政策资金争取加力扩面,积极开展“四争”行动,认真研究政策动向、支持重点等情况,做好项目包装申报,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盘子。

  咬定主线不放松,心无旁骛谋发展。一个个项目从“规划图”变身“施工图”“实景图”,成为这个春天最生动的图景。在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热潮中,矿区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加速铺展开来。(刘婕)

  来源:阳泉新闻网

  阳泉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