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大户赛,像被云雾揉碎的绿宝石,镶嵌在海拔近两千米的群山之间。古朴的寨子在轻纱般的雾气里若隐若现,苍翠山林间,铺展着层层叠叠的茶园,茶香弥漫,宛若仙境。
大户赛是云南临沧勐库镇的一个高山村寨,与大名鼎鼎的冰岛老寨一样,同属普洱名茶产地勐库十八寨。在好友涌哥召唤下,我们跋山涉水走进茶香深处,有缘结识了一对生活在大户赛的90后茶农,跟随这对“神仙茶侣”体验采茶、炒茶、品茶的诗意与美好,感受他们生活的简单与自由。
一
生活在大户赛是惬意的。每天清晨,推开窗户,云雾便裹挟着茶香涌进来,令人心旷神怡。
刚满34岁的男主人杨光宝,和几个村民坐在屋前,端起了不锈钢的水烟筒。这是大户赛男人的标配,早上起来,抽一袋水烟,喝一泡早茶,一天的生活便有了美滋滋的开始。
小杨眉清目秀,长相俊朗,完全颠覆了我对勐库山里汉子的印象。他话不多,腼腆,脸上却老是挂着笑,无论和他说什么,总是先爽朗地应一声“欧”。他从小跟老人学采茶制茶,前些年去勐海参加炒茶比赛还得过银奖,平日里主要在家里打理茶园。
女主人罗英则忙着为我们泡茶,生活在茶乡,坐下来就要泡茶喝。小罗是拉祜族美女,认识小杨后,便义无反顾地从镇上嫁进了山里,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四个孩子了。小罗热情能干,口齿伶俐,在家里主外,负责自家茶叶的销售。
大户赛背靠勐库大雪山自然森林保护区,那里有树龄超过2700年的全国最大的野生古树茶群落,是勐库最高的山寨,被推崇为勐库正山。这里是北回归线穿越的地方,终年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极利于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寨子种茶历史悠久,一直都被称为勐库大叶种黑大叶茶之正宗,有着 “大户赛,赛冰岛” 的美誉。山上古茶园里,树龄两三百年以上的茶树比比皆是。
小杨家里有老祖宗留下的六七十亩高山古茶园,最老的几棵树,已经500多年了。涌哥在昆明发展多年,平时就爱喝几泡好茶,经人介绍认识了小两口,便要买他最贵的500年单株茶。
谁料小杨却说:“不划算的,我在单株茶里配一点其他年份的古树茶吧,汤味好,性价比更高。”
一句话打动了涌哥,“还有这么质朴实诚的茶农,我认定他了!”涌哥是性情中人,从此年年到小两口那里买茶。
二
大户赛是勐库镇古树茶最多的村子,这里的古树茶园占勐库镇古树茶40%有余,有“古茶老家”的美誉。
小杨家的茶园位于寨子山顶上。上山之路蜿蜒盘旋,道路崎岖。你很难想象,娇小的罗英,居然可以在险峻的山路上,娴熟地开着手动挡的皮卡车,飞速驶向云海更深处的古茶园。我们站在皮卡车车斗里,四周青翠欲滴,仿佛进了天然的氧吧,山风乱拂,清新的茶香一个劲往鼻孔里钻。
走进古茶园,我们径直找到了树龄达500年的几棵茶树,浓密的树冠已经连成一片。只见胸径达50多厘米的茶树上,裹着毛茸茸的青苔。清风阵阵,伴着花香和鸟鸣,四月的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在茶芽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整座茶园就像被撒上了金粉。
“每一棵古树都是站着的祖先。”小罗告诉我们,寨子里的拉祜族和佤族世代以茶为生,对茶叶精心管护,视为上天恩赐,祖先留下的茶园,每家每户都格外珍惜,只是除草修枝,从不施肥打药,完全自然生长,所以每个山头都保留了自然馈赠的独特味道。
大家背着茶篓,小心翼翼沿着搭着的木架上树采摘嫩叶,不多时就采了满满两大筐。这不是树叶,分明是大户赛祖先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礼物啊。
下山后,小杨把我们采摘的茶叶倒在大簸箕里摊开,让茶叶自然萎凋。炒茶的大铁锅也已准备妥当,他要指导我们亲手炒制自己采摘的古树茶。
铁锅烧热,小杨翻炒茶叶,动作行云流水,茶香在高温中愈发浓烈。大家轮番上阵体验。“炒茶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与茶叶的对话,要用心感受温度和火候,才能留住茶叶最本真的味道。”这些话,更让我们体悟了做茶的真谛。
小罗会耐心为我们讲解如何从茶叶的色泽、形状,到茶汤的香气、口感去识别优劣。那些关于回甘、喉韵的微妙差异,在她的描述下变得生动可感。
小两口还带着我们走访了周边的冰岛老寨、大忠山、豆腐寨、小户赛等产茶寨子,实地品鉴不同寨子茶叶茶汤的差别。由于推广不够,大户赛茶前些年一直不温不火,与冰岛、昔归等名气大的山头比,似乎名头不大。不过在我看来,好茶一定源于好生态和好工艺,小杨自家的古树茶,生长在大山,汤色好,入口醇,回甘快,韵味丝毫不输冰岛茶!
尤为难得的是,小杨还托熟人,带我们深入勐库大雪山自然森林保护区观测站,实地感受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我们踩着厚厚的苔藓地毯,仰视那些静默伫立的千年野生老茶树,仿佛在聆听它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野生古茶特有的气息,阴森湿凉的环境,造就了其独一无二阴柔甘甜的滋味。
小罗有些兴奋地告诉我们,近年来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知名度越来越高,大户赛作为探寻野生古茶树群的入口,他们这个“古茶老家”已经藏不住啦!
三
在勐库十八寨里,大户赛算是大村,150 多户人家,汉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多民族共居于此。茶农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精心呵护茶园,才有古茶树至今的枝繁叶茂。淳朴的民风,滋养着寨子里的每一个人,一杯清茶,一种享受,家家夜不闭户,邻里互帮互助,岁月在这里沉淀出和谐安宁的氛围。
大户赛这样的幸福日子,其实并不久。由于交通闭塞,过去这里穷得很,千百年来都靠种苞谷勉强果腹。小杨听他爷爷说,以前别说到昆明,就是到镇上往返都要两天。祖上留下的古茶园,即便茶香四溢,也只能贱卖鲜叶,几毛钱一斤,生活苦涩又漫长。
直到 2007年,普洱茶在这里重新开始崛起,茶叶加工兴起,寨子里的生活才渐渐有了起色。如今,一幢幢气派的大房子在寨子里拔地而起,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蜕变。
杨光宝和罗英算是寨子里起步晚的。2012 年,他们才成立自己的茶叶手工坊。加上四个孩子的抚养压力,与其他茶农相比,他们的生活依旧有差距,房子也是多年前的旧屋。可小罗总是笑着说:“我们还年轻,不怕苦,只要用心做茶,做好茶,相信未来的日子就像我们泡的茶一样,先苦后甜,久久回甘。”
那天晚上,小罗把寨子里相好的兄弟姐妹叫到家里,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长条桌上,一只烤得金黄冒油的香猪,趴在翠绿的芭蕉叶上,焦脆的外皮泛着琥珀色的光,四周是几盆用鲜花汁水浸泡煮成的彩色手抓糯米饭,还有红红绿绿的各式水果蔬菜,仿佛把山间的晚霞都拉进来了。
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姐妹身着民族服饰,大家围坐一起,喝酒唱歌,小罗端着米酒带头唱起祝酒歌,歌声清亮得能穿透云霄。兴致来了,男女老少便围着长桌转圈跳舞,手上举着任何可以举起的东西,舞步或轻盈或豪迈,笑声、歌声、跺脚声交织在一起。累了就坐在一旁,喝一壶热茶,接着再跳,开心的笑容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夜渐深,欢笑声却依旧在山谷间回荡。
我们啜着甘甜的茶汤,羡慕地看着他们忘我的快乐。我发现,这些勤劳朴实的村民,如同这里的茶树一样,在世事沧桑中展示出了超强的生命力,他们惬意的生活,其实简单而纯粹—— 在茶香氤氲的日子里,与相爱的人相守,与热情的乡邻相伴,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值得庆祝的盛宴。
离开时,我们带了一些小杨亲手炒制的茶。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茶园,我忽然明白,这对 “神仙茶侣”,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逍遥,而是在平凡生活里坚守热爱,在困境中依然心怀希望。就像普洱茶,历经岁月的沉淀与磨砺,方能绽放出醇厚的韵味。而大户赛的未来,以及小两口的美好日子,也定会如这茶香一般,在努力与坚守中,愈发浓郁绵长。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