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皖台往来

深耕“家”文化 奏响对台工作高质量发展强音

发布时间:2025-06-30 16:27:46

  庐阳区作为合肥历史文化核心区,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将对台工作融入区域发展大局。近年来,区台办以文化浸润促认同、以贴心服务促扎根、以创新传播促共鸣,探索出一条“文化润心、产业聚力、服务暖情”的对台工作路径。

  一、以“家文化”聚心,构筑情感认同根基

  庐阳区坚持“情感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通过理念信念教育、常态化走访慰问、精准化帮扶解困,让台胞台属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亲情纽带”。

  理想信念教育固根基。分别联合省市台办、省文史馆、市文旅等单位,组织台胞开展“悦读红色经典 走读老城学党史”“刘铭传与台湾专题同心读书会”等活动,探访杨梅驿站、合肥学宫等红色地标,讲述刘铭传保卫台湾、朝曦读书会抗日救国等历史故事,以历史人物为纽带,通过红色经典朗诵、党史故事分享等形式,深化两岸同胞对“命运与共”的认知。台青表示:“红色家风让我们读懂‘小家’与‘大国’的命运相连。”

  “必访”机制传递温情。节日必访,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区台办联合街道社区楼宇开展“登门送福 庐台一家亲”暖心行动,举办“同心书籍进楼宇”“欢聚同心一家亲”新春活动,邀请台胞台商参与送春联、诉乡情等环节,通过“台胞讲台事”搭建情感纽带。走进元祖食品、CoCo奶茶等台企送政策送服务,感受“在庐如家”的归属感。

  “慰问金+服务包”双保障。落实“四心四送”(贴心送服务、暖心送政策、舒心送温暖、安心送健康)工作法,设立“台胞医疗绿色通道”。每年向老台胞、困难台胞发放慰问金,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二、以“家服务”暖心,营造归属感家园氛围

  文化IP塑品牌。连续五年联合宣传部门、文旅集团等部门开展“汉服花朝文化季”,以“花”为媒、以“服”为信,打造两岸青年共叙乡情、共谋发展的文化IP。自2021年首届活动启幕,到如今融入两岸文化元素的市集,让这场盛会不仅承载着老城记忆的焕新与传承,更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文化桥梁,成为融文化引流、经济赋能、情感深化为一体的两岸文化交流的璀璨纽带。

  历史资源活利用。从2022年创办“同心童梦 快乐暑假”青少年民族团结融情体验营,吸引汉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壮族等各民族青少年共同参与。在第二季中来自台南台北的台湾小朋友首次相遇,与各民族伙伴一同学习非遗手工、参与民族团结主题课程,并合作完成“两岸一家亲”剪纸作品。通过团队游戏、民俗体验等环节,两岸青少年建立起深厚友谊,台胞家长反馈“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更理解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配合市台办邀请居皖台湾青少年等群体参访李鸿章故居、逍遥津公园等文化地标,通过“晚清江淮民居生活场景”“三国文化”的历史解说,沉浸式体验徽派建筑、古典园林之美,触摸两岸共同历史记忆。台湾青年感慨:“这里的一桌一椅,与台湾祖宅相似,文化同源的血脉亲情油然而生。”

  拓展数字化服务。强化外宣,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同时积极向国台办及省市台办内刊等平台推报对台工作动态,其中《同享故乡云 庐台一家亲——庐阳区台办写好“三篇文章”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台青参访合肥李鸿章故居感受近代文化》分别在《台湾工作通讯》2024年第5期、第12期刊发。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惠台政策、台胞创业故事,形成“线上+线下”立体传播格局,营造“两岸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打造“指尖上的亲情港湾”,获台胞点赞“真实、温暖、有共鸣”。

  三、以“家纽带”聚力,拓展融合共生路径

  创新设立“两岸青年文创市集”。以“花朝效应”赋能台企发展,邀请“木森活”台湾青年摊主展示特色文创。台企统一、元祖、旺旺食品、台树酒业现场展销,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实现“文化引流”与“经济赋能”双赢。

  深化“家联盟”区域协作。与长三角C9联盟成员南通市崇川区等建立合作机制,围绕涉台事务交流、服务平台共建等领域达成共识,推动长三角涉台事务一体化发展。借力区域一体化战略,发挥庐阳中心城区资源优势,联合开展台企调研、政策互通,为台胞融入长三角提供便利支持,扩大对台工作的资源整合与辐射效应。

  精准施策,赋能台企运营。联合市台办举办“服务台商台企大讲堂”活动,重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以案例剖析劳动合同、社保等要点,回应工时、争议等热点关切。及时响应协调台资餐饮呷哺呷哺企业诉求,联动市场监管等部门精准施策,助力其稳健发展。

  对台文化宣传工作是一项润物无声的事业。庐阳区将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创新交流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深化皖台融合发展、增进同胞心灵契合、共筑“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多“庐阳力量”。

  (庐阳区台办)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