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2日讯(通讯员 朱亚丽 王丹)湖南湘江新区观沙岭街道民政社工站始终秉持“以民为本、专业服务、精准施策”理念,依托“1+1+5”服务模式,深耕“困残老小”等群体需求,通过个案帮扶、资源链接、情感支持等专业服务,将温暖与希望送到群众身边,在基层服务中书写社工担当。
精准识别需求,个案服务彰显专业温度
社工站创新“一户一策”服务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解决方案。针对困境青少年职业认知薄弱问题,联动企业开展多部门职业体验活动,通过模拟接待、流程学习等实践,帮助服务对象拓宽视野并提升沟通能力;聚焦学困儿童,组建志愿者团队制定“基础补强+方法引导+信心建设”三步计划,通过“小进步奖励”等激励机制,推动服务对象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请教;针对特殊群体心愿,社工既协调邻里施工矛盾,又链接志愿团队搭建虚拟场景完成拍摄,以“物质+精神”双重服务重塑生活信心;为独居老人提供就医陪护、术后康复全流程支持,填补家庭照护空白。
整合多元资源,构建“五社联动”服务网络
社工站以“资源链接者”角色,激活社区内外资源,形成“社工+志愿者+企业+医疗机构+社区”的多元协作模式,让服务从“单一供给”走向“多方联动”。在为低保户解决燃气灶损坏问题时,社工精准匹配爱心商企,从需求对接到安装调试全程跟进;联合高校志愿者团队开展“光影寄情”活动,为60余名老人拍摄含天安门背景的照片,实现“代际互助”;培育“学业辅导”“老年陪伴”等专项志愿队伍,累计服务时长超100小时,形成动态跟踪机制。志愿者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服务”,共同织密民生保障网。
长效赋能:从短期帮扶到持续关怀
社工站坚持“助人自助”理念,通过能力建设激发服务对象内生动力。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预约挂号,减少对他人依赖;引导困境儿童参与“小小志愿者”活动,在帮助他人中提升自信;组织残疾人学习政策申请流程,增强自我维权意识。
截至目前,社工站已完成个案服务6个,入户走访159次,链接资源超万元,服务覆盖“一老一小”一残等多个群体。从“职业体验中的成长”到“学业辅导中的转变”,从“心愿达成后的笑容”到“医疗陪伴中的安心”,这些细微变化的背后,是社工专业服务的价值彰显:一是基层服务的“润滑剂”,通过化解邻里矛盾、协调多方利益,促进社区和谐;二是民生保障的“补位者”,在政策覆盖之外,填补特殊群体的服务空白;三是社会关怀的“传递者”,用专业行动连接爱心资源与群众需求,让善意在社区流动。
未来,观沙岭街道民政社工站将继续深化专业服务,以更精准的回应、更温暖的陪伴、更联动的资源,让每一份需求都被看见,每一份困难都被关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社工担当。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