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安徽要闻

百万市民饮水命脉下的“微创手术”! 合肥五水厂深度处理工程破解地下“蛛网”零损伤

发布时间:2025-07-25 14:41:57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作为合肥经开区、政务区、包河区等区域超百万居民的“水脉”源头,合肥市第五水厂已持续运行三十余年。为提升供水品质,实现从“合格供给”向“优质保障”的跨越,五水厂正全力推进一、二期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该项目将新增50万立方米/日的深度处理能力,采用“预氧化+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臭氧接触池+上向流活性炭滤池+V型砂滤池”的全流程先进工艺。

然而,工程推进面临的首个重大挑战便是复杂的地下管线探挖。新建的5#清水池、吸水井深基坑紧邻现状综合楼与二级泵房,距离不足8米。且水厂自1992年建成以来历经多次改扩建,历史图纸断层多,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已形成一张覆盖动力电缆、照明电缆、自用水管、消防水管、通信光纤、废水管等多功能、多系统的密集“管网”。这些管线如同水厂的“毛细血管”和“生命线”,相互交织、协同运作,维系着水厂的核心命脉。任何一处损伤都可能导致区域性停水,直接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酷暑下的“绣花”功夫:零损伤探挖生命线

面对这一难题,项目团队首先对5#清水池周边约1000平方米区域启动了人工精细化探挖。时值酷暑高温,施工环境异常艰苦。为确保作业安全,现场配备了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饮用水和遮阳棚。

承担施工总承包的安徽建工建投集团,将“宁愿错挖十条沟,绝不破坏一根线”作为铁律。投入20余名经验丰富的探挖工人,历时近20天,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地下绣花”。他们累计开挖管沟30余处,总长度约200米,挖掘土方100余立方米,成功精准定位并完好无损地挖出25根走向各异的地下管线。其中包括:4根电缆、8根光纤、1道自用水管、1道废水管及11根其他管线。

此次探挖的成功,离不开五水厂厂办的大力支持。厂方密切配合,主动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和现场素材,为精准探明该区域管线布局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续其他区域的探挖工作树立了标杆。

“零损伤”探挖:系紧发展与民生的纽带

地下管线是水厂运行的命脉所系。此次复杂环境下的管线探挖与迁改工作,一头连着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一头系着百万市民的用水安全。

首战告捷后,五水厂一、二期深度处理工程项目团队表示,将以更严标准、更高质量持续推进后续探挖与工程建设。始终将保障水厂正常运行放在首位,坚决避免施工对地下管网的破坏,确保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改造提升,力争早日为市民输送更加安全、优质的饮用水。

(通讯员 徐丹 丁涛 赵高鹏 记者 刘玉才)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