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7月28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李政伦 实习生 余若嘉)在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里,一片仅1毫米厚的镜片正悄然改变光学设备的未来。其上密集排列的上亿个微小结构,承载着让手机镜头不再凸起、让卫星载荷“轻装上阵”的科技梦想。这凝聚了贾红辉所在团队八年心血的平面光学透镜,正是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宏大图景中的一个闪耀坐标。
作为湖南倾力建设的四大省实验室之一,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承载着驱动全省工业科技创新的核心使命。中心副主任余金清指出:“我们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模式,深度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一支由百余名教授组成的“技术经理人”队伍长期扎根产业一线,精准梳理企业共性需求,去年成功立项40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箔片气体动压轴承等领域突破22项重要成果,诞生9个创新产品。
面向未来产业培育,中心前瞻布局了先进制造、量子技术等8个专业研究部。通过争取国家级资源,仅去年就获批253项基础研究项目,总经费高达3.2亿元,诞生量子非局域弱测量显微技术等195项原创成果。平面光学透镜的突破正是其中缩影——它使镜头重量锐减90%,不仅终结手机镜头凸起的痛点,更为无人机续航延寿、卫星载荷扩容开辟新可能。
服务企业需求是创新落地的关键一环。中心去年精准对接近2000家湖南企业,挖掘技术需求超2400项,促成产学研合作近200项,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2亿元。当娄底初源新材苦寻新型环氧树脂技术三月无果,中心通过创新网络精准对接上海大学归国教授,最终促成800余万元技术合作。
在成果转化赛道,中心以“引导+对接”双轮驱动,去年推动20项重大成果在湘落地,单笔最大转化金额达2亿元。余金清强调:“我们既推动省内成果扎根,也积极引进省外顶尖团队服务湖南产业升级。”
随着潇湘、麓山、衡山、洞庭四大节点实验室与八大专业研究部联动成网,一个覆盖工业全链条的创新生态正在三湘大地铺展。在湖南提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二周年之际,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以“平面透镜革命”为代表的硬核突破,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星辰在线】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