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安徽要闻

营商·商赢|3天变3小时!铜陵这家企业拿下全省首单区外保税维修“通行证”

发布时间:2025-08-12 16:23:04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之前通关时间平均需要3天,在获得我省首个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格后,通关时间缩短到3个小时,这对企业经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预计今年海外客户的订单量同比提升20%左右。” 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孙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富乐德长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晶圆精密再生、晶圆加工的企业,公司的12英寸晶圆再生项目打破了大尺寸硅晶圆再生被日韩等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产品反向出口海外,好评不断。

2021年,富乐德落户铜陵,公司业务虽然符合“保税维修”条件,但由于晶圆测试片再生业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种新兴的业务模式,当地政府如何对其进行监管,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公司的业务是对从海外进口使用过的晶圆测试片进行加工,从而循环使用,这在全国并无先例。铜陵最初是以修理物品监管方式来进出境,正常通关时间平均需要3天,如果遇到固废鉴定则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会耽误企业交货时间;而且固废鉴定是做有损鉴定,企业也需要承担样品损耗;同时要逐票向海关缴纳保证金,这对公司的资金流也有不小的影响。”孙臣介绍说。

2022年,富乐德公司向铜陵市有关部门反映了遇到的难题,很快就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针对富乐德公司晶圆进口环节突出难点,铜陵市商务局会同生态环境、海关等部门,成立“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保税维修监管服务工作组”,立足为企业“整进散出”“无额外损耗”等特点,工作组协同“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工作举措,有效缓解原本单一部门推动工作抓手不足的问题。

工作组组织海关部门与上海等入境口岸对接联络,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协调优化“修理物品”方式通关流程。另一方面,会同海关、生态等部门研究长效解决方案,通过省商务厅主动联系浙江省商务厅学习,借鉴立讯智造(浙江)公司智能手表区外全球保税维修项目经验,结合当地产业实际深入探索,制定专项工作举措,帮助富乐德公司申报晶圆区外全球保税维修试点,并将试点申报工作列入安徽自贸试验区2024年制度创新“揭榜挂帅”项目。

2024年9月底,富乐德公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准,成为我省首个获批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格的企业。今年3月,企业首批2100片单晶硅片全球保税维修产品出货,标志着全国首笔区外单晶硅片全球保税维修业务顺利开展。

孙臣告诉记者,公司在获得新维修业务后,晶圆进口通关时间从过去的3天缩减到3个小时内,回货周期被大大缩短,客户反馈十分满意,同时每年几千万的保证金也不用交了,大大减轻了公司资金流的压力。“今年公司在海外业务取得了重大突破,与一些大厂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进口晶圆维修再生规模可达50万片,海外客户订单量同比将有20%的增长。”

据介绍,综保区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载体,具有优惠政策多、监管流程简化等多方面便利,但对于综保区外企业,如果要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却面临诸多不便。随着我省外向型产业发展,这一矛盾日渐突出。

铜陵经验是我省区外全球保税维修项目的成功实践,将有力提升企业与全球客户的合作黏性,为铜陵市外贸新业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还能吸引更多高端智能产业项目落地,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目前全省外向型产业加快发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需求扩大,该项目也将为其他城市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特别是合肥、芜湖等市探索发展半导体检测维修、航空发动机等产品区外保税维修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实操性强的重要成果。(记者 苏艺 许邦荣)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