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4秒,宁夏“绿电”闪送湖南
800万千瓦“宁电入湘”工程竣工投产,供电能力达湖南用电负荷的1/6
长沙晚报8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20日,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竣工投产。这条输送功率800万千瓦的“电力高速公路”,送电耗时仅需0.0054秒,每天可向湖南输送1亿千瓦时电量,其供电能力达湖南用电负荷的1/6。
“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全国第一条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通道,线路全长1616公里、总投资281亿元。工程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起于宁夏中卫,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止于湖南衡阳。
“宁电入湘”工程配套建设电源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发电900万千瓦。工程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创下同类工程新高。新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经特高压“闪送”湖南。
该工程全面投运后,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到800万千瓦,相当于我省第一大火电厂长安益阳电厂装机容量的2.07倍。这不仅打造了一条能源跨区域调配的“电力高速公路”,更是湖南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
“‘宁电入湘’工程筑牢了湖南能源供应的‘压舱石’,具有重要意义。”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湖南作为能源消费大省,能源保供始终是重中之重。“宁电入湘”工程相当于为湖南额外配备了一座“不占地”的大型电厂,不仅能有效缓解湖南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供电压力,更让湖南在应对极端天气、保障民生用电与重点产业用电时,多了一份底气与从容。
不仅如此,从能源结构来看,目前,风、光、水已成为湖南电力供应主来源。“宁电入湘”工程投产后,新增800万千瓦绿色电力供应能力,湖南清洁能源占比实现大幅度跃升。能源结构的革命性改变,意味着近5年来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作为典型的“北电南送”特高压工程,“宁电入湘”与我国“西电东送”特高压线路发生11次立体交叉,规模之大在全球属首次。
这项工程的千里“旅途”中,山岭路段占比颇高,机械难以上山、人工作业效率低且风险陡增,曾是横亘在建设者面前的“硬骨头”。但难题面前,技术创新给出了“破局答案”。比如,湖南段机械化施工实现革命性突破,塔基机械化组塔率提升至95%,昔日靠人力攀爬的铁塔,如今在机械臂精准作业下快速成型;架线环节更引入集控可视化牵张设备,“无人放线” 技术让导线在崇山峻岭间自主穿梭,既高效又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能源动脉”的延伸之路,不仅与技术突破紧密相关,更与生态环保始终同行:穿越25处生态敏感区、11处水源保护区时,建设者们用细节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秦岭朱鹮自然保护区,铁塔披上红黄警示色,导线密布防鸟刺;朱鹮繁殖期,全线停工的同时,建设者放弃机械运输,改用骡马驮运建材,将施工噪声严控在45分贝以下。那山间回荡的骡马蹄声,仿佛是工程与自然的温柔对话。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