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眼前这只书篓,是陈怀民和他父亲曾经使用过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陈父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后投身革命,书篓随他辗转求学、革命。陈怀民长大后,书篓又伴随他求学四方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16岁的陈怀民目睹日机轰炸上海,毅然加入19路军大学义勇军,投身抗日。战后,他报考航校,立志保卫祖国蓝天。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陈怀民驻守南京、句容,多次击落日机,尽管他也曾遭日机击落,身受重伤,但这并没有打消陈怀民的抗日热情,反倒更加激发了他抗日的勇气。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他转战武汉,参与台儿庄战役侦查、轰炸,助力大捷。
1938年4月29日,日军为“献礼”天皇,大举空袭武汉。陈怀民在“4·29空战”中击落一架敌机后,遭到五架日机围攻。当陈怀民的飞机被数次击中后,他毅然撞向敌机,壮烈殉国,年仅22岁。
陈怀民牺牲的消息一经报道,掀起巨大反响。周恩来代表八路军献上花圈,陈父强忍悲痛说道:“怀民求仁得仁,死得其所,惜其为国尽力太少。”
一只小小书篓,见证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在面对民族危亡时刻所表现出的深沉的爱国之情。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家庭的付出才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江苏网记者 黄欢 吴家俊 实习生 阮建新)
来源: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