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8月23日至24日,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在合肥举行。作为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余支晋级队伍,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落地应用展开激烈角逐,为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合肥动能”。
本次大赛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办,国先中心(合肥)提供指导支持。赛事核心亮点在于“全尺寸覆盖”与“真实场景聚焦”:参赛机器人涵盖Kuavo、Roban、Aelos大、中、小型双足机型;将比赛场景延伸至工业生产、家庭服务等真实应用领域,引导参赛团队探索可落地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端”。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技术委员会主任苑全德表示:“今年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赛项进行了升级更新。大赛运用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场景里。”
对于众多参赛选手而言,这场赛事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历练。不少高校团队是首次接触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真机调试,“尝试真实任务后才发现,仿真模型和真机操作差别很大,以前只盯着参数,现在更明白技术要能落地才有用。”清华大学参赛队员李炯烨说。
国先中心(合肥)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孙丹丹介绍,国先中心(合肥)赛前搭建智能机器人场景训练平台,并邀请了16支团队走访江淮中心、零次方等合肥机器人企业进行座谈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参赛队员高瑞鸿说,通过座谈他们了解到合肥的人才政策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更加坚定了在此领域扎根钻研的决心。未来他想在本校继续读研,研究人工智能。
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合肥此次承办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不仅为高校科研力量与产业需求搭建了桥梁,更展现出城市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力,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合肥样本”。(记者 徐慧冬)
来源: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