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湖南求贤若渴、热情邀约。青春之城长沙,如何与青青力量双向奔赴、同频共振?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工商业联合会、共青团长沙市委特别支持,2025年7月,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重磅推出《创长沙》大型融媒体报道,聚焦青春力量扎根长沙、建设长沙的生动实践,呈现这座城市向善向美、茁壮成长的壮阔气象。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永涛 欧阳林
一个“80后”,十年创业,能抵达怎样的高度?
198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农村的江琎,写就一份创业范本。
2015年,他在长沙市开福区创立恒昌医药集团。如今,集团年营收突破35亿元,2023年、2024年年均纳税超3亿元。
恒昌医药服务覆盖会员终端20万余家,提供就业岗位逾3000个,跻身“三湘民营百强企业”,成为医药行业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
看得远一点——
大道之行,立于高远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9岁时,江琎从江西来到长沙医学院求学。学费靠老师担保,生活捉襟见肘。
长沙人的热情友好,让他心生归属,毕业后留在这座城市,成为“新长沙人”。
他从一家医药公司业务员干起,直至OTC部总监。然而,当公司调整业务,将业务潜力最大的江浙沪临床医药市场交给他负责时,他却选择放弃百万年薪的机会,带领10多位老乡集体辞职创业。
江琎清楚,一旦进入临床医药市场,跟随自己多年、没有医药教育背景的老乡们将无所适从、面临失业。
“你能成就多少人,就能成就多大事。”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江琎毅然放弃高薪,带领伙伴投身到创业大潮中。
在医药行业大洗牌的窗口期,他盯上了最不起眼的市场:中小药店和乡镇诊所。
这是医药规模化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公共健康管理的重要承载点位。
2015年,他在长沙开福区金霞经开区注册成立恒昌医药,喊出一句看似冒险但响亮的口号——“让14亿国人不为健康产品多花1分钱”,做“医药界的小米、无印良品”。
这是江琎第一次把自己放到行业整体格局去思考——用虚拟连锁总部、B2B平台,把优质产品直接送进县镇药店。
对别人而言,这是“边缘市场”,对他而言,这是价值洼地。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江琎的“远”,不仅是对行业格局的洞察,更是对“利他思维”的个性化实践。
做得实一点——
知行合一,厚积薄发
走进恒昌医药智慧仓储物流中心,自动分拣机穿梭,传送带高速运转,大屏幕实时显示药品流通数据。
江琎穿着一件衬衫,目光沉稳。他说:“医药流通讲效率,但核心竞争力,还在品牌。”
随着规模扩张,他的战略逐渐清晰:确立“前店后厂·品牌专卖”,全资设立江右医药集团,旗下江右制药与状元制药专攻胃肠道疾病、妇女儿童用药等细分赛道。
2024年底,总投资4000万元的状元制药研发中心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同步研发品种将超60个。
“研发中心的投用,让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药品实现批量上市,未来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江琎介绍。如今,恒昌医药已持有及立项药品批文约300个,其中独家及特色批文超过60个,大单品“参鹿茶”“健儿强骨颗粒”等广受市场青睐。
早在2017年,江琎就请来会计师事务所和券商团队,用上市公司标准管理一家年销不到1亿元的企业。在旁人眼里,这是“纸上谈兵”;在他眼里,这是“以终为始”,让企业稳健发展。
“我们从初创时‘小品牌贴大厂’的‘自有品牌·直供专销’业务模式1.0,发展到如今‘前店后厂·品牌专卖’的业务模式2.0,正在为3.0模式积攒能量,做‘医药界的华为’。”江琎说。
在资本潮水中,很多创业者急于求成,最终折戟沉沙。
一方面,资本热钱涌入,大量企业盲目扩张,导致“同质化竞争、过度营销”。另一方面,患者对疗效确切、体验舒适的药品需求却日益增长。
江琎深谙“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恒昌医药在布局工业板块时,以“良知为根,创新为本,成为最重视疗效及用户体验的制药领导品牌”为愿景,既绕开价格战,又稳稳锚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步步为营的打法,被江琎称为“年轮式经营”。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恒昌医药的成长逻辑,正是在于夯实根本,稳固根基。
仁爱多一点——
仁者爱人,智者利人
8月19日晚,夜色渐浓。恒昌研究院(恒昌医药旗下的知识赋能平台),灯火通明。
江琎正与学员们娓娓道来,如何将企业经营与湖湘文脉相互呼应。
次日,他带学员们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古木掩映,钟声悠远,在这片承载“经世致用”精神的讲堂里,学员们静坐聆听,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傍晚时分,恒昌研究院负责人又领大家登橘子洲头。湘江奔腾而下,浪涛拍岸。面对浩荡江水,学员们心潮澎湃,感受到的不仅是管理知识,更是一种创业的气象与人文的厚度。
这种别开生面的“湖湘游学”,让许多学员直言收获良多:“这不仅是一次药品管理与供应链的学习之旅,更是一场关于精神与文化的洗礼。”
恒昌研究院开办已有9年,每年培训人数几何式增长。仅2024年,恒昌研究院的线下培训人数便突破2万人,线上APP的学习人数超12万。丰富的定制化课程,让更多基层医药人有机会汲取新知。
在恒昌医药五楼,“创二代传习营”同样热火朝天。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医药界的年轻接班人,他们在为期1个月里,跟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等知名专家学习,沉浸在临床与管理的双重磨炼中。
眼下,不少中小连锁和单体药店经营者,更关注眼前的盈利和供货商的折扣。
江琎认为,这些药店并非缺乏打造“百年老店”的能力,而是思维和观念上的束缚以及企业文化的缺失。
在江琎看来,创办恒昌研究院,开设“百年老店研修营”“百年经营哲学班”“创二代传习营”等系列课程,是对企业未来的培育,更是对行业长远的守望。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更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企业能否超越单纯逐利逻辑,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决定了能走多远。
江琎所倡导的“百年老店”理念,本质上是推动行业走向“价值驱动”的一次重塑。它关乎企业如何在政策规范、资本逐利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医者仁心,药者佛心。”江琎说,医药事业不是单纯的买卖,而是与万千患者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事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扶持会员药店,共同打造“百年老店”,从而确保这些药店能永久地“被需要”。
除了产品的被需要,恒昌医药还在社会责任上深耕“被需要”。
创业10年来,恒昌医药累计捐资捐物近8000万元,发起“善举好人”公益计划,表彰基层药店经营者;设立“江琎奖学金”,激励医学学子;还成为长沙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提供千人次培训。
在开福区扎根10余年,江琎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从最初创业时的摸索,到如今产业链的深度布局,他深刻感受到了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政府的支持,也见证了当地经济的跃升与医药产业的聚合。
回顾创业历程,他总结出三点:不讲坚持讲迷上,迷上方能乐在其中;不讲赚钱讲价值,利他为先,“被需要”是存在的唯一价值;不讲努力讲拿捏,“割鸡用牛刀”,升维思考,降维决策。
这是他对自己所行之路的深情回望,也是他对所处时代创业者的真挚告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