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忆乡愁·看振兴”征文类优秀作品选登⑤丨门牌号上的村民小组

发布时间:2025-09-01 16:40:12

文/肖波

走村入户,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步入那一户户寻常百姓家,尽管都熟悉他们的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我们却很少去了解、注意和观察每一户村民家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上,悬挂着一块长30厘米、宽20厘米,蓝底白字的铁质号码牌,本地人习惯称其为“门牌号”。门牌号上的名称,成为每个人,人生开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门牌号上登记的“某某村民小组某某号”,也成为游子们游走四方和那身份证上记载的重要信息源。短短的一段文字,告诫着,无论走多远,这地方终究是你的“根”。

时代不断变迁,门牌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依稀记得,从小时候记事起,每家门户木质的门框上,都挂有一张很小的号码牌。现在,各式各样高端铁门取代了原有老式的木门,转遍全村,也很难再发现,老式木门上的老式门牌号。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通过村、组不断的合并,许多门牌号上的村民小组及其名称都发生了改变。过去的老式门牌号,已然成为“古物”,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再次见到时,它已经成为一段历史和见证时代发展的文物。

如今的年轻人,很少去关注自家门牌号上村民小组的由来,即使关注的时候,也就是在办理某一事情时,在填报表上那一栏,填写家庭地址时。或者,从长辈们的口述中零散拼凑出本组“村民小组”的往事由来。

“村民小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所对应的称呼有:土地改革至大跃进以前为“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期为“生产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村民小组”。村民小组按居住地区划分,在原来的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大队所辖的“生产队”一级设村民小组;大多以自然地形分别设立村民小组,情况不一。村民小组可以分别由几户、十几户或几十户组成,各地区均不一样。村民小组的负责人,称为“村民小组组长”,由当地村民兼职,不脱离生产,通过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

古今中外,每个人都十分珍惜名字,而每个事物被命名的背后,也含有一定特殊的寓意,其分量举足轻重。门牌上,村民小组的名称,给予人们满满的归属感。“某某村民小组”的命名,往往承载着老一辈们对这个地方情感的归属,他们像爱惜自己孩子一样,爱惜这个地方,即使越过时代的山丘,如今依旧有人守候。他们结合原有地方的特色和标志,采用通俗易懂、容易区分的名称来表达,也好让本地方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村落西边,有一块绿洲,紧邻母亲河——湘江,是绿水青山的宝藏之地,称为“西洲副业场”,门牌为“西洲组”。它曾以盛产西瓜、花生、甘蔗等农副产品而远近闻名。

在风景秀丽,婀娜多姿的铁炉湖东西两端,两处闸门一东一西,遥相呼应,联通重要的水系,保障围子中的水源调蓄,称为“东闸口和西闸口”,这便是“东闸组与西闸组”的由来。

在村落中央的深泥湖地区,自古就是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的重要区域。围子中,有老人形容,原来在深泥湖区域种田收割时,脚下到田间,深黑的潮泥巴便让你难以自拔,老人称呼此地为“深泥湖”,这也许就是因此地的特点而取名为“深泥湖组”的来源吧。像这样具有特殊寓意的村民小组,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如新塘、北垱、新建、上港、上下沙湾、上下甲湾等村民小组……

有的村民小组则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如同心、合意、团结、胜利……

如今,这些名称进一步延续,期待着我们用心去领会它深远的意义的同时,更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小小的门牌,镌刻着先辈的故事和期许,也是后来人“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的航标。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