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忆乡愁·看振兴”征文类优秀作品选登⑦丨“正包子”的土办法

发布时间:2025-09-01 16:42:12

文/章锦

老家位于望城乡下,在那里,“包子”用于人称,有暗讽愚蠢、宝里宝气的意思。

正哥却是个例外。甚至说, 称呼他“正包子”,代表了亲密无间、土地般朴实的感情。

正包子脸肥肚圆,从外形上看,前凸后阔,不失为一只如假包换的包子。20世纪90年代,正哥在空航某部队服役,最喜欢吃的就是包子,从此,日常生活可以一日无肉,不可以一日无包子。现在,他是一家生态农业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的种养殖生产基地面积800多亩,“土货子”在大地写下丰富的诗行,辣椒树站成小树林,南瓜藤满地跑。鱼塘敞开肚皮,任凭鱼游鸭乱飞。当下正值酷暑,猪粪的气味老远就闻得到,大肥猪挤成白花花的云团,张嘴叫着要吃——吃——吃。

正包子开公司,开得云淡风轻,按乡下人的说法是“呷土松”。钱不够,战友、同学、朋友们纷纷来认购股份。没场地,左邻右舍纷纷把田、塘让给他。正包子倒也省事,坐在屋里当老板,不必挨家挨户去做工作。

正包子凭什么“呷土松”?他的答案是用土办法。母亲住院,正包子守护了36天。母亲心疼他也心痛钱,打算放弃治疗。正包子死活不肯。后来,母亲竟然平安出院,现在还可以帮忙喂猪看鱼塘。正包子说,孝顺孝顺,先要孝才会顺。正包子曾经问大家: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可能会对别人好?办事怎么会顺?

正包子毫不避讳赚钱。他说,开公司不赚钱,会对不起股东,也对不起热心的父老乡亲。在赚钱方面,他模仿定向培养人才的模式,认购菜地、定养土猪。谁付了钱,这块地就由谁耕种,这头猪也就属于谁。他组织开展农业农村旅游。让城里人看看新农村稻浪翻滚,路平车慢。西瓜又大又圆,切一刀,清香入鼻,尝一口,甜脆流汁。他还专注农副产品、礼品菜的供给和配送,12台车马不停蹄地把蔬菜、鱼肉送往长沙、浏阳等地的单位。正包子说,照这个模式搞下去,一年至少要赚600万元。

正包子从不把他的土办法藏着掖着。一把豆角,他要一根根地检查,笔直饱满的,自然要留下来,弯曲变色的属于“长得不健康”类别,得挑出来。他坚持把种养的过程全部公开,让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吃得健健康康。他认为,一块土,你既不舍得施肥又不舍得浇水,还指望它给你生个金娃娃,天底下哪会有这样的好事?对于消费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正包子的菜,外观朴实甚至粗糙,像胖墩墩的南瓜一样,但是,它有太阳的味道,有泥土的气息。

平日里,正包子喜欢练习毛笔字,他的办公桌上摆着毛笔、砚台,“谁是英雄”,这四个字他写了一遍又一遍。正包子把他经营的土办法总结为人向善、货硬通,他觉得,只有这样才算英雄。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