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30日讯(通讯员 孙瑶 戴香安)“要是再晚一步,可能就真的救不回来了!”回忆起抢救过程,长沙市第四医院岳麓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夏凤强仍心有余悸。近日,医院多学科团队以“分秒必争”的高效联动,成功从“鬼门关”拉回一名并发“交感电风暴”的74岁急性心梗患者,用专业与协作筑起生命防线。
严嗲嗲有多年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不久前,他出现反复持续性胸痛,以为是老毛病犯了,吃点药就行了,加上家人生病需要照顾,他一直在家硬撑着没去医院。十天后,严嗲嗲突然意识不清,家人吓得赶紧将他送来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完善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随后,严嗲嗲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生命垂危。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急救中心迅速开辟绿色通道,将严嗲嗲转至介入手术室。此时,心血管内科二病区、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科等科室专家已经严阵以待,术前评估与准备同步推进,一场与时间竞速的“心脏救援”即刻启动。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判断严嗲嗲心脏主要供血血管已严重闭塞,必须立即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恢复血流。术中,严嗲嗲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心源性休克,血压持续下降,血液循环难以维持。医疗团队立即启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辅助心脏“泵血”,改善血液循环。
术后,严嗲嗲病情依然不容乐观,血压反复下降,心力衰竭症状持续加重,被转入重症医学科(ICU)接受高级生命支持。ICU团队迅速制定方案:一方面通过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改善嗲嗲的肺水肿问题,提高血氧饱和度;另一方面精准泵入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确保血压、心率稳定。同时,护理团队对其进行24小时日夜监测,定时为他翻身、拍背,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精准依据。术后第5天,严嗲嗲心功能改善,生命体征趋向平稳。
正当大家以为暂时渡过难关时,心电监护仪突出发出警报,显示其心率骤然飙升至200次/分以上,随即转为室速、室颤,血压瞬间降至测不出。“这是交感电风暴!立即除颤!”夏凤强一眼识破这一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随着一声令下,第一次除颤后心率短暂恢复窦性,后又再次陷入室颤。“继续除颤!静脉推注胺碘酮!”短短30分钟时间内,团队连续进行了8次电除颤。
经过医疗团队的抢救及数个昼夜的守护,严嗲嗲的交感电风暴终于平息,心功能逐渐恢复,心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来,在医护团队的指导下,严嗲嗲坚持规律的呼吸功能训练。术后2周,他终于成功脱机拔管,转至普通病房。最终,康复出院。
此次74岁急性心梗并发“交感电风暴”患者的成功救治,是长沙市第四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生动缩影。从急诊绿色通道的快速响应、多学科团队的无缝协作,到介入手术的精准施策、ICU对“交感电风暴”的果断处置,医院以“生命至上”为核心,构建起覆盖“急诊-手术-重症监护-康复”全链条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为区域内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