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对于孩子的健康,家长们往往关注身高、体重、传染性疾病等。“排便异常”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表面上似乎是简单的消化问题,却可能对患儿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今年五月,13岁的初中生小娜(化名)来到安医大二附院就诊。据小娜母亲介绍,小娜患大便失禁已有两年,因此带来的压力一直折磨着这个家庭。“孩子4岁的时候就发现有便秘的问题,长期使用开塞露排便。”直到近两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小娜几乎失去了排便时的感觉,屡屡发生大便失禁。这对于已经在学龄期的小娜造成了学习、生活上的重大影响,更造成了她在人际交往中的胆怯,无法自信大方地适应集体生活。为此,小娜父母充满了担忧。
小娜母亲曾携女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未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母女二人来到安医大二附院求医。
考虑患者未满14周岁,小娜被分诊至儿科。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楠楠接诊后,对小娜病史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对患儿作了细致的诊察。“基于症状表现和病程初步判断,患儿符合慢性便秘。”王楠楠表示,考虑到患儿病程尤其长,决定先将小娜收治入院,以便进一步观察治疗。在住院过程中,医院为小娜完善了一系列的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医生发现,小娜的问题并非“排便异常”那么简单。
在小娜的腹盆腔CT报告中,显示出明显的直肠扩展现象。这一异常表现引起了医生的重视。为此,王楠楠会同放射科、外科等进行了多学科专家对小娜进行了会诊,最终诊断其患有“脊髓栓系综合征”。“导致疾病的原因是先天性的‘隐性脊柱裂’。”王楠楠指出,“这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临床上比较罕见,一部分患者无异常表现。患儿长期以来的便秘和大便失禁,是由于脊柱在发育过程中异常导致的脊髓牵拉,进而发展为神经功能损伤,须进行外科手术矫正。”
在征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小娜由儿科转入该院神经外科。经过细致的术前准备,由该院神经外科赵兵主任医师主刀为小娜实施了腰椎后正中半椎板入路椎管内探查及神经梳理松解手术。手术成功解除了脊髓的牵拉,也为小娜重新“找”回了排便感觉。术后一周左右,小娜出院回到家中,并由儿科进行随访。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机体恢复,目前小娜已可以完全自主控制排便,困扰其许久的“阴影”终于消除,也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今年9月初,在家休养数月的小娜重返校园。
“排便异常在儿童中较为多见,从婴幼儿到青春期均有发生。”王楠楠提醒,如发现孩子存在长期便秘、无法自主控制排便等异常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警惕“小”问题背后的“大”隐患,为儿童身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孔慧 刘理扬 记者 刘玉才)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