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长沙愿做“青春合伙人”

发布时间:2025-09-22 12:51:59

  数万年轻人涌入,“湘才留湘”专场招聘会热气腾腾,现场5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超1.4万个岗位

  长沙愿做“青春合伙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湘超”联赛的热浪正盛,绿茵场上的奔跑、冲撞、欢呼,映照出三湘大地上的拼搏与热爱。而在另一片“绿茵”之上,数万名年轻人也来到中南大学体育场,他们追逐的是属于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未来。

  9月21日,“国聘行动”促进“湘才留湘”专场招聘会在此火热举行。此次招聘会是“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2025年湖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行动之一,也是今年以来我省最大规模的线下招聘活动。

  一场与心动岗位的相遇

  早晨8时,中南大学体育场的天空飘着细雨,可招聘会场外早已排起了长龙。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何俊凌看着眼前焦急等待入场的人群,笑着说:“我早上7点就出发了,还以为自己来得够早呢。”

  招聘会场里,大多数学子都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穿梭在各个展位前,有序排队等候着面试机会,现场热闹而忙碌。何俊凌所学专业是机械工程,一心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他兴奋地分享:“现场企业好多,我刚跟一家智能装备企业聊了聊,感觉希望很大。”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徐玉琳,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一家国有企业的招聘海报,认真记录着关键信息。“早就听说这场招聘会有很多优质的国有企业,政策也十分诱人,我满怀期待。”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已经向5家公司投递了简历,都是人工智能和算法相关岗位,并且已有两家公司与她约定了面试时间,“这场招聘会企业质量高,岗位针对性强,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

  人群中,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余杰格外显眼。他今年刚上大三,在招聘会现场来来回回逛了好几圈,却没有投递简历。来自重庆的他坦言:“大城市机会虽多,但竞争太激烈了,我这次来主要是想积累些社会阅历。我明白只有现在多努力、认真准备,将来找工作时机会才会更多。”没想到,这份坦诚引起了长沙一家教育机构HR的关注,对方甚至向他抛出了“毕业后来上岗”的“橄榄枝”。

  数智技术赋能线下招聘

  现场,数字赋能服务区的摊位前也异常火爆。作为“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系列活动的首场,此次招聘会特别设置了数智就业体验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AI简历诊断、模拟面试等贴心服务,一亮相就吸引了大批求职者。

  中南大学2025年应届毕业生刘芬便是其中一位体验者。“硕士学历,外语专业,期望薪资6000元以上的外贸销售工作。”她通过智慧导航系统,快速输入自己的岗位需求。信息录入平台后,不到1分钟,当天招聘会所有匹配的工作岗位信息便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系统给我推荐了不少匹配度高的职位,还让我了解到一些热门岗位,和我期望的工作很契合。”刘芬说,选定心仪岗位后,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即刻投递简历,轻松完成一次“云应聘”。

  除了智慧导航系统,数智就业体验区的AI就业辅导及面试服务也备受青睐。中南大学大三学生刘洋告诉记者:“AI面试仓有隔音效果,虽说提问的是虚拟人,但封闭安静的环境营造出的面试氛围特别逼真。”

  当被问到“你从事这一职业的优势与劣势”时,刘洋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没想到这一情况被系统精准捕捉到,分析报告中贴心提示:“回答磕绊说明对该问题思考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提炼总结。”

  “没想到招聘会还能帮忙改简历!”湖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应届生李同学在职业指导咨询台前兴奋地说。来自长沙的“金牌HR”化身职场导师,为毕业生一对一优化简历、剖析面试技巧。一旁的政策解读区,工作人员正详细讲解长沙的人才政策及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政策透明,岗位精准,让我对留在长沙发展更有信心了。”李同学坦言。

  长沙愿做“青春合伙人”

  湘江之畔,生机盎然。此次招聘活动中,长沙拿出真金白银,更用真心实意招揽人才。

  现场汇聚了超500家企事业单位组团招聘,提供超1.4万个岗位,超半数的岗位年薪突破10万元。19家省属国有企业、10所省属医院、“四大实验室”均参加现场招聘,国防科技大学受邀首次与地方合作参与人才引进。

  一旁的长沙展区则以“天青色等烟雨,长沙在等你”为设计灵感,将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展区聚焦全链条人才服务、智能制造展示及新消费沉浸式体验,打造了吸引年轻群体的活力空间。“我们不仅要招人,更要留人。从政策到服务,长沙愿做青年人才的‘青春合伙人’。”

  “今天人非常多,太火爆了。我们在这里一目了然就看到了长沙的优势产业,还有政策解读,感受非常好。”中南大学大四学生杨文燕被长沙展区的氛围所感染。来自江西的她被长沙的热情与活力打动,积极了解长沙的青年人才政策,她期待寻找传媒方向的工作,并考虑留在这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发展。

  大学生们不仅看中岗位本身,更看重长沙这座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发展潜力。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陈同学是山西人,在长沙求学的这几年,他也说自己早已离不开这座城市:“优质的科研和教育资源,24小时不打烊的夜经济,这样的城市品质在全国都不多见。”在他看来,长沙既有大都市的繁华,又保留了市井的烟火气,是年轻人理想的安居之所。

  湖南恩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毕业生的求职观念明显转变:“不再盲目追求北上广深,更看重发展空间和生活质量的平衡。”这种变化,源于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底气。随着工程机械、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跻身国家队,数字经济、文创产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产业的升级让城市有了 “动力源”,政策的不断完善又让人才有了归属感。

  选择长沙,既是选择一个广阔舞台,也是选择一种幸福生活,更是与一座正在全力奔跑的城市共同成长。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