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陪跑绳,牵起七年“光明”路
陪跑里程超过2000公里,文光明成了14位视障跑者的“眼睛”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实习生 向思强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这首歌,放在文光明身上再恰当不过了。7年来,文光明就是视障跑者的“眼睛”,他用一根短短的陪跑绳帮助视障跑者跑遍长沙。
7年时间里,他陪伴一位位视障跑者驰骋在全国的马拉松赛道上,无声地传递着温暖与力量。25日上午,记者在天心区暮云街道卢浮社区御邦小区见到了53岁的志愿者文光明。
结缘:从奔跑者到陪跑员
文光明老家在株洲市,1997年来到长沙工作,是一家网络信息公司的网络安全工程师。
文光明热爱跑步。2015年,长沙国际马拉松赛举办以来,他就开始参加全程马拉松赛跑,自此以后,他每年都参加在“家门口”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去年,他也因此获得了长马“忠实跑者”荣誉称号。文光明跑遍了长沙,橘子洲头、洋湖湿地、松雅湖公园等地都有他跑步的身影,至今为止,他跑过的总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
文光明的陪跑之路始于2018年的厦门马拉松。当时,文光明赶到厦门参赛。看到一位来自山东的视障跑者严伟急需陪跑员。“健全人跑马拉松已属不易,视障跑者却要在黑暗中全力冲刺,这让我十分震动。”文光明主动请缨,第一次担任视障跑者的陪跑员。
“我们几个陪跑员围在严伟身边,尽量引导他跑人少的地方,不断提醒其他参赛选手避让,时刻注意身后的情况,确保安全。”这次经历,让文光明深刻体会到视障跑者对奔跑的渴望,以及陪跑员对视障跑者的重要性,他从此踏上了这条公益陪跑路。
担当: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陪跑,就是当视障跑者的‘眼睛’,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成就他人。”文光明说,陪跑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轻轻往后一拉表示减速,向上提绳提醒抬脚避障,向前牵引示意跨步,推手则是转向信号。”文光明告诉记者,这是他与视障跑者通过陪跑绳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沟通方式。无论赛场人声多么鼎沸,他都能通过这样的“绳语”引导视障跑者跑完全程。
随着经验积累,文光明也从当初的辅助陪跑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主陪跑员。他的第一位主陪对象是来自娄底涟源的视障跑者夏泽甫。夏泽甫因视网膜二次脱落永久失明,但在文光明的陪伴下,他们一起参加了北京、广州、厦门等多场马拉松。在今年9月21日于桂林市举行的第二届残健共融健康跑展示交流活动中,夏泽甫取得了全盲视障第一名、总排名第四的好成绩。
“当陪跑员除了在赛场上牵引他们完成比赛,生活中也要像家人一样照顾他们,夹菜、倒水、去洗手间,我都要给予帮助。”文光明说这些话时,眼中饱含深情。
接力:让爱心跑得更远
除了在赛场上当陪跑员,平时跑步文光明也会去给视障跑者当陪跑员。
文光明先后加入了长沙辣跑团和特跑族湖南公益跑团。跑团里有70多位视障跑者,他加入特跑族湖南公益跑团后最先陪伴的就是与他家距离2公里的视障夫妇刘雅卿和沈继伟。每次陪跑前,他都会先去他们小区附近的路线“探路”,确保安全后再带他们一起奔跑。一次陪伴下来,他要跑上10余公里。这些年,文光明一共陪伴过14位视障跑者在风中奔跑,经常陪伴的视障跑者有六七个,陪跑里程超过2000公里。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跑友加入陪跑行列,完成了一场场温暖的爱心接力。
对于视障跑者而言,跑步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让他们收获了自信和快乐。文光明也在陪伴他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最开始,文光明的马拉松比赛成绩超过了4小时,后来,他越跑越快。2024年的南昌马拉松比赛中,他的个人最好成绩提升至2小时58分,成功破“3”。他说,这是爱的力量带来的意外之喜。7年来,文光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光明”二字的含义——照亮别人,光明在前。10月的长沙马拉松和11月的株洲马拉松即将开赛,文光明将带领视障跑者踏上赛场。文光明说,他希望带领视障跑者完成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而这条公益跑道,他会继续坚定地跑下去。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