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十月的夜风轻抚安庆,古城的老街在各色传统灯笼的装点下,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在有近800年历史的倒扒狮街上,明代的牌坊、清代的建筑、民国的“老字号”和现代的文创形成了有机的融合。
来自湖北黄石的新婚夫妇俞新慧和卢勋的蜜月自驾游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今天刚到安庆,晚上就来老街逛逛。”古色古香的街区和安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条街富有历史文化故事,环境优美、商户友好,我们非常感兴趣,准备深入了解。”两人一路逛景,一路拍照,在倒扒狮街留下了新婚的甜蜜记忆。
据介绍,倒扒狮街因街区牌坊两侧石柱上雕刻着倒立的石狮,民间俗称“倒扒狮牌坊”,街道也因此得名。老街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安庆传统商业风貌。从清至民国,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老字号如“胡玉美”、“麦陇香”、“双合成”、“柏兆记”、“胡开文”、“大清邮政”、“宝庆银楼”等,均在倒扒狮街区内开设店铺,故老街素有“安徽第一商业街”的美誉。
近年来,该街区实施核心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启动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南拓工程,采用“微改造”策略,留住更多城市记忆的同时,持续打造钱牌楼街“潮流”IP,让古城更“青春”。
安庆市滨江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萍介绍,街区通过引进文化名人工作室、中华老字号、非遗手创、戏曲表演、旅拍展示、棋馆、茶馆、咖啡馆等文化业态,已经成为安庆市民和各地游客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推动了历史文化“活起来”。
改造后的街区也吸引了不少青年创业者的加盟。沐集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00后”姑娘黄申就是其中之一,从国外留学归来后,她在老街开了家文创店,
“弘扬家乡安庆的文化,作为年轻人创业,很有成就感。”她开在老街的“沐集家”门店已经是游客眼中的老街文创“必打卡点”。黄申会在店里和游客沟通,向他们介绍振风塔、黄梅戏、诗人海子等安庆文化和名人。
据黄申介绍,“沐集家”开发了100多种具有安庆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八天长假,进店客流约20万人次,达成交易4000多笔。
以街区为核心,安庆沿江更多的文旅目的地正在被“点亮”。安庆市迎江区文化馆馆长陈结霞告诉记者,街区依托江城相依的区位优势,建设长江文化滨江带,突出精神洗礼,建好以“二陈”读书处为核心的红色基因传承地,同时正式运营大南门特色文化街,保护修缮华洋义赈会旧址,实施迎江寺东南片区整治提升工程,积极谋划滨江不夜城项目,沉淀更多沿江“新名片”。
近年来,安庆持续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安庆五千年文博园、前言后记安庆劝业场分别入选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十佳夜娱活动”和“十佳夜读空间”。上半年,安庆全市接待国内游客数、旅游总花费分别同比增长6.13%、6.11%。(记者 张毅璞 朱晓桐)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