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天心区沿江风光带公共摄影规范点正式启用半月

发布时间:2025-10-14 15:30:23

  天心区沿江风光带公共摄影规范点正式启用半月,街头旅拍试点持证经营初见成效

  我为阁下拍靓照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尹玮

  “肩低一点,头弯一点……”入夜后的杜甫江阁流光溢彩,身着华美汉服的小姐姐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摆出优美的造型,然后留下一张张精美的照片。而在半个月前,想在这里拍张照可不容易。据了解,长沙市天心区沿江风光带公共摄影规范点自9月29日启用以来,以其创新的旅拍业持证经营、游客自由拍摄区等试点举措,一改往昔街头“塑料凳大战”景象。

  从塑料凳升级到安全平台

  10月12日晚,记者来到湘江中路、西湖路交会处的古潭街入口。这里有一片正对着杜甫江阁的空地,即江阁广场,视野开阔,是打卡拍照的绝佳地点。

  摄影师王剑的摊位就摆在街角处,一群小姑娘正在排队等候拍照。她们身着汉服、仪态万千,与身后光彩夺目、古韵唐风的阁楼相得益彰。不过这里是21世纪的长沙路口,并不是8世纪的大唐潭州城,要想撇除无关视觉元素、将人景完美入画,最好的办法是登高独美——只要站得够高,就拍不到行人脑袋与过往车辆。

  于是在王剑的指挥下,大家拿着摄影师准备的油纸伞、灯笼、糖葫芦等道具,缓步登上三层的梯子,摆出各种造型。王剑说:“拍摄时一定要给足游客情绪价值,做好动作引导,安排合适的道具,把光线、构图与叙事性融合起来,用镜头传递出人景合一的魅力,让游客的旅行记忆鲜活起来。”

  这帮了王剑大忙的梯子,正式名称叫“铝钢结构阶梯式安全拍摄平台”,总高75厘米,长100厘米,每层宽30厘米,理论上可以一次站三四个人合影。不过记者驻足期间,看到的都是单人登台。在王剑摊位隔壁,还有一个形状相同的安全平台,不同的是多了两行字:“游客自由拍摄区,严禁商业拍摄使用。”这是供游客免费拍照用的。

  就在半个月前,这里还没有安全平台,摆放的是成排的塑料凳,都是旅拍业者自备的。此外,斑马线前的石礅也是游客登高拍照的选择。但无论是塑料凳还是石礅,都既不安全也不美观。

  设置安全椅,就是为了解决站立危险拍摄的问题。“游客站都站不稳,摄影师就算有再多的花样,也使不上劲。”王剑说。

  从无序揽客到持证经营

  王剑的摊位前,除了样片、价目表、宣传语等常见元素外,还有一张“长沙市天心区沿江风光带公共摄影规范点专用证”,证件上有王剑的姓名、照片、证件号、有效期等信息。

  旅拍业持证上岗?对于1997年就入行的王剑来说,这还是头一回。天心区沿江风光带公共摄影规范点项目由坡子街街道牵头,联合坡子街城管中队、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天心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共同监管,今年9月29日正式启动。

  负责项目具体运营管理的舜天文化负责人曾国隆介绍:“杜甫江阁自夜间亮化改造完成以来,凭借独特的江景夜色与人文氛围,成为长沙市民与外地游客热衷的摄影取景地。然而,随之而来的无序揽客、诱导消费、乱占通道等问题频发,不仅影响游客体验,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项目借鉴了五一商圈街头艺人持证演出的成功经验,探索旅拍业持证经营。

  王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公开甄选获得了证件和配套的安全平台。

  王剑回忆说,甄选分为两轮,第一轮要提供5张作品,第二轮直接在现场拍摄,模特是一位唐风模特。“我觉得这次甄选非常严谨、专业,评委都是请的省、市摄影家协会的专家。22位报名者,最后只通过了一半。”

  曾国隆介绍,自9月29日规范点启动以来,效果立竿见影,当天就不见了成片的塑料凳。尤其是双节期间,极大改善了市民游客的拍照体验。游客李女士表示:“和我之前看到的小红书攻略比,现在杜甫江阁合影的体验明显更干净、更安全,我最喜欢的是明码标价、不乱收费。”

  “我很早就听说杜甫江阁这里人气很旺。之前我还不理解,年轻人怎么就喜欢来这里拍照。直到去年我们团队入驻,看到人山人海的模样,我才渐渐理解了这股时尚潮流。”王剑告诉记者,“作为常驻长沙地标杜甫江阁的摄影师,我想让游客通过打卡拍照领略长沙历史人文的厚重,为文旅夜游增添城市独特的魅力。游客的打卡照不仅是‘到此一游’的证明,更是艺术的表达。”

  新闻链接

  名称:长沙市天心区沿江风光带公共摄影规范点

  目标:规范经营、保障安全、提升体验

  时间:每晚与杜甫江阁亮灯同步

  区域:首先在古潭街口的江阁广场试点

  亮点:除11个明码标价、持证经营的规范点位外,其余区域全部保留为游客自由拍摄区,此举为全国首创。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