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绿色,是江淮大地的生态底色,更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亮色。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时代命题,安徽如何作答?
作为长三角绿色制造的重要引擎,安徽全面推进智能绿色制造强省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安徽工业的“含绿量”不断提升,“含金量”更加凸显。
“十四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2%,超全国同期降幅4个百分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
科技赋能 破解高耗能产业发展困局
面对传统高耗能产业的转型挑战,安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加速跃升。
传统水泥产业长期受困于能耗强度高、污染排放高、监管压力高的“三高”难题。其中,煤炭消耗占比高、输送设备隐患多、熟料质量依赖人工经验等“老大难”问题,制约了行业的绿色转型步伐。
破局之路,始于技术革新。今年上半年,海螺集团联合华为公司发布全球首个“AI+水泥建材大模型”。这也是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大模型已在质量管控、生产优化等5类40余个场景落地。在生产优化环节,窑炉控制参数自动推荐使劳动强度缩减50%,标准煤耗下降1%,年减碳6318吨。按日产5000吨熟料线测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4500吨,相当于多种植了18万棵树的碳汇效益。
海螺集团通过数字化赋能,将水泥工业与环保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升级转型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实现了“灰色制造”到“绿色智造”的蜕变。
皖能集团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市级创新平台,聚焦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与碳减排等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
其中,煤电机组大比例掺氨燃烧技术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可实现煤电机组掺氨比例达到30%以上,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万吨,为煤电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
皖企出海 抢占绿色贸易制高点
近年来,欧美各国纷纷竖起绿色贸易壁垒,对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台一系列涵盖技术标准、强制认证、供应链审查等严格政策。面对出海新挑战,安徽企业如何突围?
奇瑞汽车以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零碳智慧工厂,通过运用分布式光伏、储能、光导管和能效管理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实现了100%绿色电力供应。同时,工厂采用了创新的铝基车身批量生产方式,成功取消了传统涂装工艺中污染最为严重的环节,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更值得一提的是,奇瑞率先在全价值链推行降碳管理,大力推进绿色运营模式,截至目前已有五座生产基地凭借卓越的绿色制造实力,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树立了行业绿色制造标杆。今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CATC国际技术专家委员会会议上,奇瑞JAECOO 7获得中国首张“中欧碳足迹数据互认”车型证书,引领了“绿色出海”新范式。
今年上半年,奇瑞出口量蝉联中国汽车出口第一,产品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5辆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里,就有一辆是“奇瑞造”。
除了企业行动,安徽省政府也在积极布局。今年上半年,多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率先在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领域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同时,安徽加快建设“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完善碳足迹数据库与碳排放因子库,助力企业提升产品低碳竞争力,将国际碳壁垒转化为通往全球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绿色低碳 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能源是发展的基石。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安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正全面提速——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6085万千瓦,占全社会发电装机的比重提升至49.1%。
皖能集团将绿色转型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核心,跑出了能源转型的“皖能加速度”。
在火电板块,该集团坚持“清洁高效、提档升级”的发展思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机组的能效水平,煤电机组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等关键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投入15.4亿元用于环保改造,其中8.8亿元用于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所有现役煤电机组均实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投入6.6亿元完成安庆、淮南等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炉提标改造,使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为集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环保发电板块凭借先发优势,目前装机规模超44万千瓦,年处理固废能力超760万吨,成为安徽省固废处理和再生能源利用的骨干力量。
新能源板块通过“自建+并购”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5年8月底,新能源装机规模(含拟建在建在役)已达648万千瓦,较“十四五”初增长46倍,占比提升至31.5%。其中光伏电站主要分布在皖北、皖西等光照资源丰富地区,风电场则布局在皖北等风资源较好区域,形成了“风光互补、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安徽的绿色步伐愈发坚定。这片土地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一条更绿色、更智能、更开放的新路子,正引领安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记者 吕文卫)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