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民营百强企业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10月16日上午,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发布会在肥举行。会上发布了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和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百强名单。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1186.97亿元、1019.36亿元和778.57亿元位居营收百强前三位。
自1998年起,安徽省已连续开展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和百强排序活动27年,成为观察安徽民营经济活力和结构变化的重要窗口。2025年,共有905家营收在3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参与调研,依据企业2024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经企业申报、数据审核、部门联核,形成《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百强入围门槛增至61.70亿元,较上年增加0.09亿元,增长0.15%。
经营规模持续增长,5家企业营收超500亿
根据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发展报告,“十四五”期间,营收百强经营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度,全省营收百强营收总额17160.30亿元,较上年增长2.64%。
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有5家,其中2家超过1000亿元,联宝电子(1186.97亿元)、合肥比亚迪(1019.36亿元)和阳光电源(778.57亿元)位列营收前三。营收百强中,68家企业营收实现增长,增幅超过20%的22家,超过10%的43家,超过5%的52家。
新能源汽车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成为规模增长的主要支撑。阳光电源、国轩高科、蔚来控股分别以1150.74亿元、1078.40亿元和938.33亿元位列资产规模前三。
营收百强效益总体稳定,部分龙头企业利润增长显著,企业经营质量稳中向优。营收百强净利润375.40亿元,90家企业实现盈利,54家企业净利润较上年增长。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36家,超过10亿元的14家,超过20亿元的4家。
营收百强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工及软件服务业等十大行业2024年度净利润总额达445.08亿元。
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成主力
营收百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营收百强中制造业企业营收复合增长率达7.20%,比重由2021年的69.32%提升至74.34%,制造业比重进一步提升。
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迅速。我省营收百强中,技术密集型企业营收总额9087.96亿元,占比52.96%;资本密集型企业营收总额4058.32亿元,占比23.65%;劳动密集型企业营收总额4014.11亿元,占比23.39%。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成为支撑安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主力赛道。汽车制造业较上年增长437.12亿元,增长26.7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315.41亿元,增长15.46%;新材料产业增长235.49亿元,增长20.86%。营收百强中,55家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战新业务营收占比超50%的28家,超80%的24家;战新业务净利润占比超50%的企业有26家。
产业集聚趋势明显。制造业百强营收总额14325.31亿元,增长4.04%,分布于21个行业;资产总额14676.05亿元,增长13.01%。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材料集群规模持续壮大,为安徽制造业强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投入持续加码
营收百强参与建设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
调研显示,营收百强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共组建产业联盟16家、联合实验室13家、创新联合体8家、新型研发机构9家、共建学科专业7家。营收百强2024年度研发经费投入482.87亿元,增长4.27%,研发强度2.81%。
营收百强研发人员共7.47万人,增长6.04%,共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21604件、国外专利1146件,分别增长33.82%和49.61%。共有10606项专利实现产业化,形成产品或服务产值达1716.51亿元;共签署技术市场合同231件,成交金额24.80亿元,其中对外转让或许可专利2631项,成交金额17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达2810.79亿元,占营收百强营收总额的16.38%,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明显。
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
营收百强积极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步伐,推动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价值链体系重塑。
数字化转型加快。75家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优化、供应链协同和智能决策等环节,57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80家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节能降碳,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向“绿色化+智能化”双驱动转型迈进。阳光电源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榜首企业,已完成光风储电氢全链条布局,构建“光储充一体化”能源互联网。国轩高科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企业,进军金石固态电池与G垣半固态电池研发生产,在低碳能源领域的新能源电池方面不断创新。
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融合应用,如科大讯飞实施“平台+赛道”战略推动AI产业化,以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在教育、医疗、科研、政企服务等场景形成“行业大模型+智能体”应用体系;华孚时尚数智纺纱智能工厂、华凌股份美的冰箱5G大规模定制智能工厂、美芝精密制造压缩机智能工厂等入选安徽省先进智能工厂名单。
社会贡献稳步扩大,责任担当持续强化
安徽省营收百强积极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规范治理体系,15家企业引入国有资本,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21家企业引入民间资本,协同发展;8家企业引入境外资本,对接全球市场。营收百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纳税总额385.03亿元,电气机械、汽车制造和酒饮料行业为纳税前三;吸纳就业67.29万人,同比增长4.57%,对稳就业和保民生发挥重要作用。
营收百强中,54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60家企业社会慈善捐赠总计2.35亿元。多数企业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员工成长等方面持续投入,成为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记者 汪乔 许梦宇)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