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
10月18日,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长沙市雅礼中学2521班的同学们。一场关于湘剧的文化寻根之旅,就在这份热闹与期待中缓缓拉开帷幕。
湘剧,这门承载着湖湘文化记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当同学们踏入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便被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包裹。活动伊始,青年演员庄成化身“湘剧向导”,用生动的语言将湘剧的过往与当下娓娓道来。从千年历史的流转,到独特声腔里藏着的三湘儿女气魄;从戏服上精致的绣纹,到舞台上一颦一笑间的程式化韵味,庄成的讲解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同学们对湘剧认知的大门,好奇与敬意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长。
真正的震撼,始于那场非遗展示演出。《白兔记·打猎》选段率先登场,演员李青一亮相便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利落的身段勾勒出狩猎的紧张,灵动的眼神仿佛将山间的野趣带到台前,湘剧武戏的阳刚之气扑面而来,台下同学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紧接着,《天女散花》缓缓上演,演员张彦身着华服,长绸在她手中似有了生命,轻轻一扬,便如流云般舒展,将天女的圣洁与飘逸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一抹抹流动的色彩,宛如一幅鲜活的传统画卷,让同学们沉醉在湘剧写意美学的浪漫里。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属移植剧目《放裴》。李宏琪、王玥、钟承志三位演员默契配合,唱念做打间尽显功底。当“吐火”绝技惊艳亮相,炽热的火焰在舞台上绽放的瞬间,全场掌声雷动,同学们纷纷瞪大双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此刻,湘剧的综合艺术魅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在此刻蓬勃迸发。
演出落幕,互动环节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主动走上舞台,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尝试着抬起水袖,模仿着标准的手势,踩着略显生涩的步子。尽管动作还很稚嫩,但每个人都格外认真。指尖触碰水袖的那一刻,抽象的艺术仿佛有了温度,传统文化的种子,就在这一次次尝试与欢笑中,悄悄在同学们心底扎下了根。
“以前总觉得戏曲是老一辈的爱好,离我们很遥远。今天才明白,它藏着这么多打动人心的东西。”活动结束后,学生夏源骏仍难掩激动,“演员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像在诉说故事,那种直抵心灵的力量,比任何特效都更让人难忘。” 这番话,道出了在场每一位同学的心声。这场青春与非遗的邂逅,不仅让同学们读懂了湘剧的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而这份对传统的热爱,终将在未来慢慢发芽、生长。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