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立冬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何进一步增强防控意识、提升防控效果?11月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安徽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
冬春季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当前,我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新冠和流感作为冬春季常见呼吸道疾病,每年均会出现季节性流行高峰。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阳性标本以XDV系列变异株(主要包括NB.1.8.1、PQ.2及其亚分支)为主,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则以A型H3N2亚型为主(2024年以H1N1为主)。此外,麻疹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随着气温持续下降,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预计将进一步升高,不排除出现多种病原交替或共同流行的可能。
在肠道传染病方面,我省手足口病疫情与全国趋势一致,目前正处于流行期,报告病例数较往年同期显著上升,可能达到近十年来的高峰;诺如病毒胃肠炎报告病例数较去年也有所增长。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集中单位是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场所,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但少数会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需高度警惕。
如何开展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严格控制传染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坚决切断传播途径,阻断病毒扩散链条;全力保护易感人群,提升公众防护意识与能力,入秋以来,全省接种流感疫苗69.22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人群16.26万剂次),接种肺炎球菌疫苗8.8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人群1.08万剂次。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绝非普通感冒,“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病原体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会引起冬春季的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非新冠)等引起,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二是症状不同。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高热(39—40℃)、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呼吸道症状(鼻塞、咳嗽)相对较轻,病程较长,一般为7—10天。普通感冒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多为低热或无发热,全身不适轻微,病程较短,一般为3—5天。
三是传染性与传播速度不同。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四是并发症不同。流感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需针对性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普通感冒通常无严重并发症,对症缓解症状即可。
为什么流感每年都需要接种?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每年在全球流行的流感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全球监测网络,每年对疫苗株进行预测和推荐,确保疫苗能针对当季最可能流行的病毒提供保护。
同时,疫苗保护效果衰减。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一般6-8个月后显著下降。为了在每个流感流行季都能获得持续有效的免疫力,需要每年接种。
因此,我们建议在每年流感季来临前接种最新流感疫苗。这不仅是对个人的保护,更是对全社会,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等脆弱人群健康的呵护。
今年冬春季主要有哪些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有什么样的临床特征?
今年冬春季,面临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共同或交替流行的态势,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可能出现先后或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的情况。
在呼吸道流行的病原体方面,主要包括病毒和细菌两大类。
病毒方面:流感病毒是冬季的“头号主角”,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全身症状突出,如突发高热、畏寒、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呼吸道合胞病毒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主要威胁,常导致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呼吸急促和咳嗽;鼻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是引起普通感冒的常见病原体,主要表现为流涕、鼻塞、打喷嚏和咳嗽,可伴有低热;腺病毒感染症状多样,可出现高热、咽痛、结膜炎甚至肺炎等;副流感病毒是儿童喉炎的常见原因;新型冠状病毒症状类似流感;人类偏肺病毒则表现类似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呼吸道细菌感染方面: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的最常见病因,常在病毒感染后继发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常在婴幼儿中引起肺炎和中耳炎;肺炎支原体则多见于年长儿童,以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特征。
此外,还需关注手足口病等其他传染性疾病。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紧急就医。
那么,面对这么多病原体,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呢?
我们倡导采取“多层次、综合性”的防控策略,核心是“筑牢免疫屏障、切断传播途径、科学识别与应对”。比如接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包括勤洗手并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在人员密集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室内多通风、少聚集,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同时增强自身抵抗力。通过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度锻炼以及保持居家环境清洁来实现。
轻症患儿建议居家休息,一旦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或脱水等刚才提到的重症迹象,应及时就医。
最后,在此也提醒大家,不要滥用抗生素,也不要擅自给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请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记者 徐慧媛 许梦宇)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