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6日讯(通讯员 毛俊 陈映薇)11月1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学院伍嘉等四名同学,在毛俊、陈映薇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中国湘绣之乡”沙坪小镇,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的探访与研学之旅。在绣坊里,同学们从非遗传承人手中接过“针线”,聆听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绣外慧中”思政课。
活动现场,湘绣非遗传承人谢莲向同学们展示了湘绣中被誉为“绝技”的“鬅毛针法”。她介绍,这一针法专为绣制狮、虎等猛兽毛发而创,通过精准的针脚控制,使绣出的毛发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同时具备刚劲挺立的立体蓬松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绣布上跃然而出。这项凝聚着数代匠人心血的独特技法,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一针一线总关情”的工匠精神。
“湘绣历史悠久,早期多以实用绣品为主,如百子、百鸟、百鱼、百花、百蝶等纹样的被面,深受百姓喜爱。”臻丝堂绣庄创始人马威为同学们梳理湘绣的发展脉络。他也坦言当前湘绣面临原创力不足、推广乏力等挑战,“我们非常期待学校老师能常来指导,为绣品原创设计与新媒体营销出谋划策,也欢迎更多年轻人用创意活化湘绣,为这项古老技艺注入青春能量。”
在绣庄的湘绣工作台前,李春秀同学亲手体验了刺绣过程。“选线、劈线,每一步都需耐心;下针则讲究角度、力度、速度的和谐统一。”在谢莲的悉心指导下,李春秀第一次执针便成功绣出了一朵初具形态的牡丹,领略到指尖上的艺术魅力。
与此同时,该校湘菜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教师陈映薇将《跨境电商运营实务》课堂“搬”到了绣庄。她手持一件全异双面绣品向同学们讲解:“正面是绿荷,背面是红牡丹。拍摄时手部动作要与英语解说节奏一致,保持平稳流畅。”她指出,像臻丝堂这样工艺精湛的湘绣作品,在亚马逊等国际平台上仍属稀缺,具备广阔的跨境销售潜力。“如果能够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推向全球市场,必定能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在场有意创业的刘婧怡和史紫菱同学深受启发,对未来通过电商渠道推广湘绣充满信心。
“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与长沙文创企业的合作,”该校文创学院院长周栋良表示,学院正深入解读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要求,聚焦产教融合的实质性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学徒、教师+导师、教室+工作室、作品+产品’的‘四加’模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设计人才。”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