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走进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当红军传人,做红门卫士”十个大字赫然醒目。这不仅是激励全队的队训,更是融入每位指战员血脉的精神图腾。
作为诞生在革命老区的消防救援力量,这支队伍50年如一日扎根大别山区,守护着3919平方公里土地和49万老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烈火硝烟中彰显速度担当,在山野乡间传递为民温情。
铁骨铸军魂 危难时刻显担当
“火场若不胜,万功皆归零;武艺非精湛,难称合格兵。”这句铮铮誓言,是金寨消防指战员的行动标尺。
为练就过硬本领,除日常体能训练外,大队每周还开展3次负重冲山训练和5公里负重越野,人人练就一双“铁脚板”、两条“飞毛腿”,更是成就了一批“训练场里敢流血、危难面前敢豁命”的消防指战员。
消防救援现场,每一秒都关乎生死。2021年11月8日凌晨0时32分,六武高速公路槐树湾隧道出口突发惊魂一幕:一辆天然气动力半挂车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浓烟瞬间吞噬隧道,数十辆车辆及人员被困。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危机,其潜在“死亡半径”之广,更对隧道结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损失难以估量。
面对险境,全体参战指战员无惧高温炙烤、浓烟呛咳和爆炸隐患,合力攻坚3个多小时,成功化解这场重大险情,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30特大抗洪抢险救援、8·17孤岛救援……这支队伍在一次次“速度与激情”中诠释了红门卫士的使命担当。
随着全域旅游兴起,户外探险热催生了新的救援挑战。针对驴友因路线不熟、天气突变等频繁被困的情况,金寨大队结合近年真实救援案例,创新研发“五人小队担架向上提升翻越岩角救援技术操法”。“通过专业装备协同作业,既能保障坠落伤者安全转移,又能有效降低二次伤害风险。”江店消防救援站站长李然军介绍。
自1975年建队以来,大队先后斩获全国公安系统先进集体、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字号”荣誉。面对诸多殊荣,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欧阳洋博表示“消防救援大队最高的荣誉永远是下一个荣誉,永远是人民的赞誉。”这句队里的共识,正激励着指战员们不断续写新的荣光。
温情暖民心 触角延伸解民忧
“大家知道灭火器怎么用吗?”入秋时节,金寨县花石乡花石乡大湾小学的操场上,消防员正为学生们开展生动的消防知识宣讲,提问环节里,孩子们踊跃举手。“自从有了微型消防站,村里的消防意识提上去了,安全更有保障,老百姓满意度老高了!”大湾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汪建国感慨道。
随着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大湾村从昔日小山村变身宜居宜游的“明星村”,但消防安全压力也与日俱增。
为打通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六安市消防救援支队、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主动帮扶大湾村建起了微型消防站,承担防火宣传、灭火救援和助农服务等任务。“自站点投入使用,我们常态化入户宣讲消防知识,村民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今年到目前零火情。”执勤点负责人陈俊杰自豪地说。
这份守护,藏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里。2023年春,周立英老人独自上山采茶时不慎被野猪夹夹伤,伤情危急。大湾执勤点消防员闻讯后,立即徒步穿越崎岖山路赶赴现场。解救老人后,为争取最佳救治时间,消防员张新宇毅然背起老人,在陡峭山坡上跋涉两公里,将其安全送医。“他背我时汗流浃背,我让他放我下来扶着走,可他死活不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人仍感动不已。
帮村民采茶、插秧、抓猪、掏马蜂窝……消防员们的身影活跃在乡村各个角落。从“村里来了消防员”到“有事就找消防员”,他们早已成为大湾村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用点滴行动架起警民“连心桥”。
映山红遍 红色基因永传承
吃一顿红米饭、上一次红色教育课、讲一段红色故事、祭扫一次红军烈士墓……这“十个一”红色主题教育,是每一位新入“红门”指战员的必修课。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传统、争做红色先锋”,这不仅是金寨消防的立队之本,更是融入血脉的建队之魂。“在红色教育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老区精神的力量,今后必将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今年6月加入队伍的付映铭如是说。
在红色精神的浸润下,金寨消防“映山红”志愿服务队温暖而生。“战时消防员、平日志愿者”“全员志愿者、温暖火焰蓝”是每个队员都铭刻在心、身体力行的准则和信仰。定期走进光荣院、慰问烈士家属和困难职工,设立119爱心基金资助贫困学子,成了他们除救援外的“第二职业”。
“他们是来光荣院最勤的一群人,逢年过节来,平时也来,一来我们都被闲在那了,什么活累什么活脏都抢着干。”金寨县光荣院副院长刘丽笑着说。在光荣院,队员们像在自己家一样,一进屋就开始忙起来,打扫房间、理发、剪指甲,和老人们拉家常,陪老人们散步,把温暖送到老人们心坎上。
“每次来,我们就像过节一样热闹,走了我们舍不得,又想着下次他们什么时候来。”光荣院的陈大爷握着队员的手迟迟不愿意松开。在队员们看来,“老人们把我们当孩子,我们也把他们当成了亲人。”
自2017年成立以来,“映山红”志愿服务队已累计走访慰问光荣院、开展义务劳动600余次,资助贫困学生32名,参与疫情防控1000余人次,成为老区大地上一张亮眼的“志愿名片”。
如今,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正以年轻的姿态、火热的激情、蓬勃的朝气,在守护老区平安、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这支团结一致、富有创造力和为民情怀的队伍,正用速度与温情,书写着新时代红色老区守护者的精彩答卷。(记者 檀美玲)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