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9日下午,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分论坛一在中安创谷国际会客厅举行。本场分论坛主题为“创新构建世界一流企业形象叙事体系”,来自政府机构、学术智库、行业协会及中外企业代表百余名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观念和手法的创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企业形象,并发布了《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集》新书。
整场论坛传递出一个清晰共识:在全球化和“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具备一流的“讲故事”能力——用创新的形式、共情的语言和真诚的态度,构建起一座联通中外的“心桥”。
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安徽新媒体集团共同承办。
“企业叙事,要用真诚的故事打动人心”
“叙事就是讲故事,好故事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架起情感共鸣的桥梁。”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主任陈实认为,在企业跨文化传播中,不仅要展现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硬实力,更要突出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慈善公益、民生服务等这样一些软实力,要聚焦小而美的项目,用真诚的故事打动人心。既要立足中华文化的根脉,又要契合国际社会的关切,用中国实践阐释中国价值,让企业形象叙事既有中国味,又有国际范。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冬梅介绍,在本届优秀作品评选中,评委们更加关注的是作品的真实性、创新性、传播力、价值力这四大核心纬度,更倾向有血有肉的实践故事,而不是仅仅在于表层概念的包装,我们更关注的是融通中外的表达和创新,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宣传模式,不只看重流量数据表现,更注重的是跨文化语境下的价值共赢和感知共情。“一线员工的跨文化协作、ESG的本土化实践,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让企业形象可感可触。”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从企业出海新特征出发,强调叙事体系要与企业国际化进程同步升级,“构建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企业形象叙事体系至关重要。”他特别提到要依托AI等新技术赋能内容创作,通过虚拟直播、数字展厅等新形态,让企业故事更具亲和力。
“从简单说教到情感共鸣”
“创新建构世界一流企业形象叙事体系,这里面两个词非常重要,第一个是世界一流企业,第二个是创新”。在主题发言环节,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教授认为,企业叙事不是传播部门的小事,而是与业务发展同等重要的话语布局。
范红以国外一些大型企业的宣传为例,她认为,企业应该把自己塑造为人见人爱,人人都愿意打交道的“公民”,有鲜活的人格。叙事内核创新的关键就是企业要找到自身发展与全球利益相关者最大的公约数,把企业成就转化为用户的便利,社会的进步、全球的福祉,把企业的追求对接人类共同关注的可持续、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等核心议题,只有这样的传播才容易让人理解,容易听懂。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执行会长任兴磊为论坛带来了中小企业的声音。他认为,创新构建世界一流企业叙事体系,既需要顶天立地大企业秀肌肉,更需要铺天盖地中小企业来发言。“这些中小企业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企业可信,不在言辞宏大,而在做事扎实。”
华教出版社副总编辑顾珺提出了“中文+”的融合方案。她介绍,该社与突尼斯国家旅游局联合定制《旅游中文口袋书》,应对对华免签后当地中文导游紧缺问题,目前已进入突尼斯几乎所有的机场、酒店和交通枢纽。
经济学人智库谢维思博士则认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来改变现在自己在海外市场的叙事和形象,并且通过和当地进行合作,来提升中国企业在当地的知名度,主动的获取更好的营商环境。
从修路打井到“倾听的故事”
在论坛上,多个企业分享了优秀宣传案例,有力地支撑了嘉宾们的观点。
中国电建集团代表分享了在几内亚马西铁路项目中的实践。项目营地旁的萨布亚村,妇女为取一桶水要走几公里。企业首先修建了8公里沙石路,让取水路缩短一半,随后又请来钻机打水井。当清澈的地下水喷涌而出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他们还为当地小学四次翻新操场,“校长动情地说:铁路通向远方,你们却把希望种在了孩子心里。”
南方电网澜湄公司的李阳讲述了一个关于“倾听”的故事。在老挝,他们发现一所听障儿童学校面临生存困境。“近半数的孩子因为无法获得有效语言训练,长大后面临被遗弃的风险。”他们从绘画培训做起,举办了听障儿童首场画展。更深远的是,企业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联合开展节目策划、设置以及手语预制,为8万老挝听障人士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代表分享了在尼日利亚为当地培养铁路人才的故事。由于当地人才缺乏,为了确保“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营,公司决定将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开展系统的技能培训。一位尼日利亚姑娘成为了当地第一位女性火车司机,从办公室助理成长为技能熟练的驾驶员和培训师。
世界一流企业形象源于长期实践的积累,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成果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重要的传播载体,但如何让软实力获得更广泛的认同,还需要社会各方面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正如论坛所揭示的:真正的叙事创新,源于从“自我表达”到“价值共享”的转变,从“单一发声”到“多元共创”的跨越,从“做好不说”到“主动站位”的格局提升。在这条路上,每一个“小而美”的故事都在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形象添砖加瓦。(记者 苏艺)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