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文 通讯员 袁安 摄影 彭红霞
从AI算法驱动的无人机烟花打破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生命之树”创意画面获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点赞,到第十七届浏阳花炮文化节数十万人齐聚浏阳河畔共赴盛宴,再到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惊艳大湾区——过去一个月,“天空之门”“生命之树”等创意画面接连圈粉,浏阳烟花为何能持续刷屏、惊艳世界?记者带你探寻背后的密码。
创意破圈,“天幕焰火”惊艳亮相
创意是传统破圈的核心密钥,本届花炮文化节的天幕焰火堪称典范——以天空为画布、烟花为笔墨,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这份惊艳背后,是团队数月的潜心深耕。今年6月,焰火设计师王嘉炜萌生“全域烟花”设想,希望让观众目之所及皆为绚烂;7月首次尝试却因烟花分布不均、视觉平淡遗憾失利。此后,团队启用3D建模精准模拟燃放轨迹与光效,反复调整发射角度、时间间隔等参数;将烟花数量从数百发增至数千发,优化尺寸规格组合,只为营造层次饱满的立体观感。
最终,千架无人机搭载烟花精准列阵,长634米、宽300米的夜空里,烟花如金丝织就鎏金锦缎,时而繁花绽放、时而星河流动。这1分35秒的极致表演,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更值得一提的是,以“90后”“00后”为核心的设计团队,用天马行空的创意与敢闯敢试的精神,为浏阳烟花注入了蓬勃新生力。
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爆款频出
科技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曾被视为烟花“竞争对手”的无人机,实则各有优势——前者擅长勾勒精准图案与文字,后者兼具声、光、色的沉浸式震撼力。2012年,浏阳烟花行业率先开启二者融合尝试,却受困于无人机载重不足、无法编队的技术瓶颈。
随着无人机技术迭代,点火方式实现关键突破:无需额外挂载点火设备,借助飞控系统驱动电源即可完成点火,大幅减轻机身重量、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控制精度。表演形式也从简单叠加,升级为无人机搭载烟花的深度融合,二者从“对手”变“伙伴”,成功解锁“1+1>2”的叠加效应。
这一融合对技术要求极为严苛:烟花单支最轻仅80克,确保飞行稳定;药量精准到0.1克级,避免影响燃放效果与飞行轨迹;发射装置经反复测试打磨,保障烟花按预定方向、高度绽放;编程更是历经三四十次调试,才实现燃放节奏与音乐精准卡点。去年以来,“天空之门”“蓝色流星雨”等系列创意画面持续圈粉,不仅带动浏阳特色烟花产品热销,更形成了“创意IP赋能研发、产业发展激活消费”的良性破圈效应。
品牌升级,从产品输出到模式出海
浏阳花炮的转型,不止于技术精进与环保升级,更在于“天空剧院”模式引领的品牌化跃迁。目前,重庆天空剧院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正式营业。
过去,浏阳烟花多以单纯产品输出为主。“迪拜哈利法塔新年焰火秀,用的是我们的产品和技术,但核心创意与最终的品牌效应却归了对方。”从业者黄成直言,产品具有替代性,但品牌价值独一无二。如今,浏阳正加速从“产品输出”向“品牌模式输出”转型。
浏阳本地的天空剧院,是展现最新技术与创意的“试验场”和“展示窗”,核心使命是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与品牌力;而重庆天空剧院,则是植入4A景区的终端演艺媒介,直接面向消费者传递品牌魅力,二者功能定位互补。黄成心中有个更大的梦想:像迪士尼乐园一样,将“浏阳烟花”IP化的天空剧院模式推向全球,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名片。
如今,越来越多浏阳企业发力品牌出海:恒泰烟花等企业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包装与命名,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浏阳花炮踊跃亮相国际展会,频繁登上国内外重大活动舞台,让中国烟花的品牌力量在世界舞台持续闪耀。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