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一座矿山一座城。11月12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走进铜陵,深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及金冠铜业分公司生产一线,探寻这座诞生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的“铜都”标杆企业,如何打破传统冶炼“高能耗、高污染”刻板印象,走出一条“高颜值、高科技”的绿色转型之路。
在传统认知中,“炉火通红、烟尘弥漫”是冶炼车间的标配。但走进金冠铜业双闪精炼车间,呈现在采访团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火红的铜水精准浇筑成每块重达395公斤左右的阳极板,随后由重载AGV小车平稳转运至电解槽,整个流程井然有序、洁净高效。
“过去冶炼渣装渣包后,全靠人工驾驶燃油渣包车运输,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科技创新部科长陈秋的介绍,如今,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渣缓冷运输,实现渣包的自动取包、运输、放包、喷淋及倒渣等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在降低操作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铜冶炼行业装备智能化控制水平。
在电解工序,铜电解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还会加重电能消耗。“传统方法是人工加仪器检测,费时费力。”金冠铜业分公司主要负责人鲍镇在电解车间智控大厅向采访团介绍,“现在红外摄像头等感知设备不间断检测槽间实时电流情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同步到智控大厅,我们能及时发现短路情况、精准定位短路位置,加快故障处理进度。”
近年来,金冠铜业以“打造世界铜冶炼样板工厂”为目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铜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及智能化工厂建设,绿色成效尤为亮眼。数据显示:冶炼废渣100%综合利用,年回收铜超2.9万吨;低温热回收技术让硫酸生产实现“负能耗”,提前实现碳中和;污酸提铼技术年产出高纯度铼酸铵超3吨,增效益超2000万元。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矿铜冶炼工厂,金冠铜业集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顶吹熔炼、智能数控吹炼等各类成熟冶炼工艺技术于一体,产能规模达阴极铜70多万吨、硫酸265万吨、金锭10吨、银锭265吨,阴极铜优质品率、铜冶炼综合能耗、电解电流效率、选矿尾渣含铜、硫捕集率等多项生产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获各类专利257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发明专利金奖1项,用硬核科技实力为铜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写下了生动注脚。(记者 檀美玲)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