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田埂到展台,10位乡村CEO农博会上为美丽乡村打CALL
卖特产更卖“诗和远方”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黄汝兮
“我是地道的老长沙人,农博会逛了这么多年,今年的长沙馆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进入第三天,1500平方米长沙展区始终人气爆棚、客流如织。在这里,可品“舌尖上的长沙乡味”、赏“画卷里的长沙乡村”、感“携手中的长沙湘情”,三大主题板块交织成一幅生动鲜活的星城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农博会上,10位乡村CEO亮相长沙展区,带着各自村里的王牌产品与创新项目登台,为美丽乡村打CALL。
新奇特产“鲜”动全场,优质农产品扎堆
“妈妈快看!这小龙虾是蓝色的!”孩子清脆的惊呼,让长沙县北山镇澳洲龙虾展位瞬间围满好奇的观众。参展商介绍,这种原产澳洲的特色虾种,含肉率远超普通小龙虾,虾青素含量更是达到9倍,自3年前引入北山镇后,产值逐年稳步扩大,成为当地农业创新的亮眼名片。
展区俨然一场优质农产品的集中巡礼——玉针香、农香42、韶香100等8种本地优质稻米;黄兴光皮辣椒、葛家鸡肠子辣椒、花明楼红椒、官渡茄子等十余种特色蔬菜;宁乡花猪、灰汤鸭、浏阳黑山羊等地方良种畜禽;望城鲌鱼、团山湖蟹等特色水产;北山梅、大围山梨、天岩寨柑橘等本土水果;长沙绿茶、栀子花茶、荷叶茶等特色茶饮,共同绘就了一幅星城美食丰饶图。
县域展区各具特色:浏阳馆以烟花造型展现农文旅融合风采;望城馆以“北纬28度水果示范区,百里水产走廊核心带”为主题,突出果业、渔业元素;长沙县、宁乡市围绕“星沙甄选”“宁乡花猪”等区域品牌精心布展,充分彰显长沙农业产业的蓬勃活力。
在“携手中的长沙湘情”板块,来自龙山县、古丈县等7个长沙对口帮扶地区的茶油、红茶、特色零食等农产品整齐陈列。这些产品承载着协作情深,正借助农博会平台走向更广阔市场。
“长沙是现代化都市,也是底蕴深厚的鱼米之乡。”长沙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生猪产能大市和种业创新高地,长沙已拥有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8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1994年起,长沙对口帮扶龙山县,累计投入24亿元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其生产总值增至1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实现脱贫摘帽并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统筹7个区县(市)对口帮扶麻阳、桑植等7县,派出63名工作队员、投入3.5亿元,在产业、就业、消费等领域持续帮扶。
乡村CEO现场推介,家门口邂逅“诗与远方”
展区内,乡村CEO们各展所长。浏阳市大围山镇白沙村乡村CEO谢仁杰带来的“非遗名品”白沙豆腐备受追捧,50多公斤油豆腐、香干不到3小时便近乎售罄。“扫码就能云游‘水韵梯影’,亲子研学、情侣度假线路一键预订。”他一边演示旅游预订小程序,一边向市民介绍白沙古镇的多元业态。
天心区南托街道滨洲新村乡村CEO孙高珊则带来了辣木叶粉、兴马洲橙子等特色农产品。她还拎起丰盛的菜篮子,向逛展市民热情推介“相约菜菜”送菜平台:“在小程序上点一点,就有来自滨洲新村的新鲜有机农家菜送上家门,让城市餐桌连接田间地头。”
展期4天内,10位乡村CEO轮番登台,将“我在开慧有丘田”“我在凌冲有个园”“蓝塘寺养老住房”“影珠山民宿及党建研学”等文旅康养项目娓娓道来,首次将盘活山林、田地、农房等资源形成的农文旅产品带入农博会,全面展示长沙在城乡对接·村社互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乡村CEO不是简单的“推销员”,更是产业设计师、资源链接者。农博会现场,乡村CEO们带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既有乡愁韵味,更有振兴活力。”孙高珊如是说。
这些亮眼表现,正是长沙乡村CEO群体赋能乡村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长沙乡村建设提速提质,人居环境深刻重塑。累计建成美丽宜居村庄2067个、连片项目24个,覆盖89%的行政村。率先在全省招聘26位乡村CEO,做好由建设转向运营的“后半篇文章”。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