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20日上午,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星光熠熠,以“百年量子 智启未来”为主题的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幕!
这是一场集结了全国量子领域117家企业、600多家相关单位机构的行业巅峰盛会,规模之大、层级之高、覆盖面之广,堪称我国量子领域的“嘉年华”。
本次大会设置开幕式和主论坛、专项活动、展览展示三大板块,聚焦量子领域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创新、对接孵化、交流合作等关键环节,集聚“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方智慧、资源和力量,大力推进量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
科技产业“新硕果”
作为量子科技领域的“重头戏”,开幕式现场发布了一系列2025年度国家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重大科技成果、重大产业成果,集中展示了我国量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其中量子科技重大发布成果包括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祖冲之三号”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领域,实现AI赋能的2024个原子无缺陷阵列调控;光量子计算领域,首次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量子通信领域,跨越12900公里,洲际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再创纪录;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提升新物理搜寻探测界限17个数量级。
量子产业重大成果项目同步亮相,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电信发布全球最大规模、互联互通、广泛应用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国家电网发布面向分布式新能源量子加密系列产品;量子计算领域,国盾量子与中电信量子集团联合发布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解决方案;中国电科发布超导量子计算机用XS1000型稀释制冷机等。
产业协同“凝新力”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正式启动。9家具备量子产业发展优势的国家高新区,包括合肥高新区、北京中关村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济南高新区在内,共同组建成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未来这些高新区将深化量子科技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引领潮流。
量子通信是全球量子科技竞争的焦点,我国正以坚实的步伐,引领全球量子通信发展。开幕式上,合肥实验室牵头量子、密码、安全、通信等领域36家顶尖力量,启动量子密码基础设施标准化技术联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标准体系,为量子通信重大应用提供关键指引。
量子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现场举行了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金融支持项目签约仪式,通过“资本与技术”的深度携手,让金融为量子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水”。
为进一步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应用的通道,让量子技术加速走进千行百业,安徽发布量子产业应用行动方案,启动了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行动,并规划建设量子产业先导区。
思想交流“新洞见”
思想的碰撞是大会的一大看点。在专家演讲环节,三位量子科技领域的顶尖学者分享了前沿洞察与前瞻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带来《量子科技需自立自强 科学仪器要一马当先》报告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主任段路明带来《离子量子计算机现状与展望》演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带来以《超导量子计算的发展及其产业化现状》演讲。
本次大会紧扣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建设主线,举办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产业创新等系列论坛活动,以及9场次路演对接,还将通过大会相关平台发布量子领域研究报告,开展圆桌讨论、案例分享等细分活动,开展成果对接,促进“沿途下蛋”成果转化,搭建量子科技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桥梁”和“纽带”。
据了解,今年参展企业117家,比去年增加64家,增幅近120%,人员规模、企业数量、展览规模都再创新高,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已成为我国量子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记者 徐慧媛 刘玉才 李浩)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