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随着演员的铿锵之音落下,舞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11月19日晚,由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精心创排的黄梅戏《延年和乔年》作为再芬黄梅“北京演出季第17季”的开幕大戏,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
该剧聚焦陈延年、陈乔年与父亲陈独秀之间那段交织着亲情、信仰与革命理想的动人往事,展现了一段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中,以青春和热血书写信仰的壮丽诗篇。编剧喻荣军以陈独秀的回忆为线索,串联起陈家父子从理念碰撞到并肩奋斗的感人历程;导演何念则通过细腻的舞台调度,凸显了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壮烈情怀。
在剧中饰演陈乔年的“90后”青年演员马腾表示:“安庆是陈延年、陈乔年的故乡。我们希望通过黄梅戏这一家乡戏,唱响家乡人的故事,将陈家父子光荣的革命事迹传播给更多人,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戏。”他介绍,剧院近年来在保持传统经典剧目的基础上,持续推出《不朽的骄杨》《延年和乔年》等新编剧目,致力于推动黄梅戏的当代创新。“我们每年携新作来国家大剧院演出,既是一种艺术检验,也是想看看首都观众是否认可我们在黄梅戏创新上的探索。”马腾说,“好评不断,我们也倍感鼓舞。我们希望观众能够看到,黄梅戏在创新道路上从未止步。”
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介绍,本次演出季阵容丰富,除了开幕大戏《延年和乔年》外,还将陆续上演《女驸马》《天仙配》《徽州女人》等剧目,以及根据鲁迅作品改编的《祝福》《孔乙己》等新编戏。“今年是剧院成立20周年,也是我们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演出的第17年。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献艺,希望为北京观众呈现再芬黄梅更全面的艺术风貌。”
《延年和乔年》首演当晚反响热烈,韩再芬说:“台上台下的互动令我感动。延年、乔年这些革命先烈,始终活在人民心中。一部艺术作品能真正走进观众内心,具有深远的意义。”她坦言此次大规模晋京演出是“胆子挺大”的举动,背后是一颗回馈观众的热忱之心,“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扩大黄梅戏的影响力,也更好地彰显再芬黄梅这20年来所创造的成果。”
对于演出季的后续与市场反响,韩再芬透露:“我们这次的票房卖得很好。”在她看来,这离不开剧院多年的潜心耕耘,“这都是多年来我们一点一点扩大影响、带动观众,慢慢构建起的良好市场状态,市场的回报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电视剧《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观看演出后表示,黄梅戏《延年和乔年》在艺术表达上实现了一次“了不起的创造”。“用传统戏剧形式表现青年革命英雄故事,并力求让年轻观众喜爱,具有双重意义。这既弘扬革命精神,为青年树立人生榜样,也推动了黄梅戏等传统艺术的当代发展。”黄梅戏在年轻群体中的接受度一直是个待解的课题,而《延年和乔年》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将革命题材以戏剧形式呈现,不仅在内容上有突破,在表现形式上也具备吸引年轻人的潜力。”
北京观众马雪山在观看演出后难掩激动之情,他感慨道:“现在我们在舞台改革、艺术上的提炼,都要比过去更好、更精彩!特别是这部剧反映了我们革命先辈的故事,我觉得非常感动。”他认为,以黄梅戏演绎革命题材既新颖又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这场戏演得好!我推荐大家都来看,如果还有类似剧目,我一定再来。”
据悉,再芬黄梅北京演出季将持续至11月30日,为京城观众带来八台精心锤炼的剧目,在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戏剧场,北京艺术中心、海淀剧院精彩上演,在展现黄梅戏传统魅力的同时,也彰显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活力,让更多人感受黄梅戏的魅力、安徽的文化魅力。(记者 吕文卫)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