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20日下午,作为“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量子计算论坛举行。论坛以“新质算力与应用——量智融合”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量子计算领域的顶尖学者、企业代表与投资人参与。
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罗毅,清华大学研究员邓东灵,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首席研究员金潮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员唐叶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吕旭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任希锋,合肥幺正量子CEO贺冉、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古月等十余位专家,围绕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展开深度分享。
论坛上诸多前沿报告聚焦多技术路线突破:罗毅系统阐述了“面向物质科学研究的量子智能计算”;邓东灵分享了超导量子处理器在纠错与拓扑模拟方面的最新进展;金潮渊介绍了面向短距互连的集成光源与智能光接口技术;唐叶辉展示了量子人工智能从算法设计到系统应用的实机验证;任希锋汇报了通用光量子计算机的产业化进展;贺冉介绍了离子阱量子计算在QCCD路线上的工程化突破;吕旭东分享了6100比特中性原子量子处理器的最新成果;王古月总结了合肥量超融合计算中心的运营实践与思考。
圆桌论坛环节,邓东灵、金潮渊、张辉、吕旭东、任希锋等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展开讨论,从技术路线选择、标准制定、资本支持、场景落地等多维度建言献策,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
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量子计算软硬件、系统集成、算法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也为“十五五”期间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 汪乔 刘玉才)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