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把整条圭塘河,献给青年的双肩包

发布时间:2025-11-25 17:28:45

  雨花区构建“空间+服务+生态”支持体系,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理想栖息地

  把整条圭塘河,献给青年的双肩包

  周游

  一条圭塘河,流淌过城市的繁华,如今正倒映着青春最炽热的梦想。昔日的岸线,正被一个个轻盈落地的“圭塘盒子”点亮,它们装载的不再是商品,而是青年人才与雨花区共同书写的创业诗篇。

  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部署要求和市委“双肩包”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雨花区正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助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为湖南、长沙及雨花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招引人才、储备人才、培育人才。在这里,最好的风景不再只是区域的标签,更是献给未来的种子;背起双肩包的年轻人,推开窗是诗意,低下头是征程。

  从“背起双肩包”的号召出发,雨花区将省委、市委的战略意图从蓝图付诸实践,从政策升维为生态。今年11月,“十里圭塘 创梦聚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将国际设计师的创意在河畔化作10个“圭塘盒子”,把最优资源留给未来,让最美河景承载梦想。

  这,是雨花对“背起双肩包”号召的坚定回应,也是一条河与一代青春最深情的契约。这里,有对“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生动诠释,有对“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的完美呼应,更是雨花作为省会中心城区,为湖南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创业目的地贡献力量的坚定担当与先行实践。

  空间赋能 打造激发创造力的“梦想场域”

  28.3公里的圭塘河,是雨花区的母亲河,更是一面映照发展理念的镜子。

  从倾力治污到荣获“国家级美丽河流”桂冠,雨花区用20年时间,完成了从生态重建到价值升华的艰难攀登。而今,这条母亲河畔即将落地的“圭塘盒子”,正是这场攀登的又一枚新勋章——它宣告,“青创”由此成为圭塘河最耀眼的新名片,也定义了雨花区面向未来的新坐标。

  11月23日上午,“十里圭塘 创梦聚场”长沙市雨花区首届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圭塘河畔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发布了赛事规程,赛事为期3个月,设立商业组与科创组两个赛道。其中,商业组聚焦10个“圭塘盒子”商业运营方案比拼选拔,聚焦商业运营与青年主理人创业,根据方案评出一、二、三等奖,10个获奖团队根据分数顺序选择可入驻的“圭塘盒子”,并享受创业补助金、租金优惠、天使基金计划扶持、人才招聘、金融贷款等一揽子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减轻创业初期的经营压力。

  科创组竞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30个,获奖企业(团队)将有机会获得奖金奖励、项目扶持资金、入驻区孵化载体租金支持、创业导师一对一咨询辅导等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还将得到雨花区“雨润”基金和青创基金资金扶持,最高可获500万元投资,并优先推荐给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和银行进行融资支持。

  雨花区还重磅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雨露计划”,重点围绕载体建设、平台服务、场地支持、初创扶持、融资保障、成果转化、创赛落地、人才服务等,让创业有支撑、起步更轻松、成长加速度,全力赋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沿着圭塘河岸线漫步,即将落地的10个“圭塘盒子”将成为雨花区青年创业最诗意的注脚。在这里,推开窗是波光粼粼的河面,低下头是追逐梦想的征程。“把办公室安在风景里”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雨花区献给青年创业者最具诚意的礼物。

  近年来,雨花区积极构建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服务体系,区内建有湖南首个专门设置在交通枢纽长沙火车南站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组建专业“青年人才创业服务团”,为企业注册、社保办理等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构建青年人才“董事荟”,携手资深“导师团”的“多对一”创业指导体系,汇聚企业家与行业专家资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实战辅导与关键资源对接;成立“青年人才学院”与“人才创新研究院”,集聚企业、高校、行业机构精英,聚焦初创企业发展、产业技术突破、人才招引等,开展创业定制培训,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科学建议和实践指导。

  精准服务 从“政策普惠”到“一企一策”的动态响应

  如果说“十里圭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是雨花区为青春梦想点亮的一盏聚光灯,那么大赛之外持续而精准的服务,则是这座城市投向创业者们一道长久而深情的注视。

  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固然璀璨,但真正滋养梦想在雨花扎根、生长的,是那道始终相伴、温暖而坚定的目光。在这里,政策的礼遇只是开始,一场关于成长的全过程陪伴,正悄然编织着青春与城市共同未来的经纬。

  “来雨花,和我一起创业吧!”“十里圭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现场,隐山庄园创始人杨涛作为5位青年创新创业代表之一,分享了在雨花的创业故事,发出青创宣言,邀请广大青年创新创业来雨花。2021年,杨涛和妻子在雨花区跳马镇新田村选中一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幽静之地,并取名“隐山庄园”。4年过去,这里已成了大众点评长沙相关类目的第一名,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圈粉无数。在他看来,这都离不开绿心独特的生态优势和雨花区对创业者不遗余力的支持。

  “在雨花,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也能直接对话产业龙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正是看中了雨花区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云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曹倩倩带着大湾区的工作经验回湘创业。在雨花经开区,她不仅获得了办公场地支持,更通过政府搭建的对接平台,与行业龙头长步道建立了深度合作。在7月25日,雨花区助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十大行动推介会活动现场,曹倩倩还收获了青年人才创业项目成长礼包。这场专为青年创业者“量身定制”的盛会上,不仅重磅发布覆盖政策支持、全程服务和活力生态的“十大行动”,精准直击缺资金、缺场地、缺服务等创业堵点,更同步推出雨花经开区创业地图、企业高级人才岗位需求清单及科研攻关需求清单,用“政策礼包+资源对接”的组合拳,为青年追梦之路保驾护航。

  而对海归女孩仇苏阳而言,雨花区给予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包容。她的“鸟咖”项目因业态新颖一度面临审批困境。令人感动的是,监管部门没有简单否决,而是三次实地探访,从活体来源到防疫流程逐一指导,最终在达标后快速发放许可。如今,仇苏阳的“鸟咖”项目在社交媒体上一炮而红,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爱鸟市民。

  “在我的创业过程中,雨花区既有雪中送炭,也有保姆式关怀。”2023年,90后创业者吴世航从两个月狂赚3000万元到“一夜归零”,他尝尽创业的冰火两重天。绝境中,是雨花区伸出援手,用一套“补贴纾困+专员保姆式服务+高校人才对接”的组合方案,精准扑灭了最紧急的“火情”。精准帮扶下,他撕掉“白牌卖家”标签,携手劲仔、双汇等品牌闯荡海外,更在雨花打造“文化出海”超级直播间,让中国茶、旗袍、川剧变脸走向世界。

  在雨花区,人才培育从来不是一场阶段性的速成培训,而是一场贯穿创业者整个成长周期的“终身陪伴”。从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到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雨花区构建了一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人才赋能体系,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这里正在打造的,不仅是一个个创业项目,更是一片能够让创新人才持续生长、枝繁叶茂的“人才森林”。

  据雨花团区委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精准培训26场,服务青年超950人次,而小而美的“青年人才学院——知识小课堂”则深耕细分需求,营造终身学习、持续进化的创新生态。

  从应急纾困到资源链接,从包容创新到全程陪伴,雨花区的精准服务正在重新定义政企关系。在这里,政府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创业者最可靠的合伙人。每一次精准的响应,都在兑现着一个承诺:在雨花,每一个认真的梦想,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生态孵化 从“企业聚集”到“雨林共生”的产业共同体

  在雨花区,创业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片共生的雨林。此次“十里圭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商业组与科创组两个赛道,正是为创业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其中,商业组聚焦10个“圭塘盒子”商业运营方案比拼选拔,聚焦商业运营与青年主理人创业。科创组则面向科创类小微企业和初创团队,重点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低空经济、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深度契合雨花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在英维创新大厦,我们有最硬核的支撑。通过携手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打造技术服务高地,让更多硬科技独角兽‘苗子’破土而出。”英维智汇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陆犇介绍,英维为创客们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链式孵化体系,帮助创客实现从点子到项目、从项目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的创业梦想。公司还聘任了52位不同领域导师,引入了30家专业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人力资源、项目申报等系列孵化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英维创新大厦实现入驻企业及初创团队68家,其中56%以上为科技型企业,2024年楼宇总产值达3亿元,税收超1200万元,入孵企业获得专利超1000件。

  在雨花经开区,“雨林共生”的理念也同样取得显著成效。

  在宿舍里用一台3000元的3D打印机起步,泉州市尖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蔡文权经历了从15平方米小仓库到60平方米场地,再到如今入驻基地的三次跨越。而之所以选择入驻湖南省青年人才(大学生)雨花经开区设计创业孵化基地,他看中的正是完整的产业配套:“楼下就有CMF与快速成型服务中心可以为我们打样,这对工业设计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尖锋设计与“邻居”湖南火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颇有缘分,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不仅是校友,更因共同的爱好结缘。在业务层面,尖锋设计侧重于前端的设计研发和创意实现,而火灵工业则擅长后端的生产制造和工艺优化,二者形成了天然的上下游互补关系。这种“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协同模式,让创意到产品的转化路径更加顺畅。

  湖南省青年人才(大学生)雨花经开区设计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培育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年产值8000余万元,关联产值超20亿元,其中医疗检测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100余项设计成果成功产业化,设计正在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力量。

  雨花区倾力打造了“十里圭塘”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英维创新大厦、红星农谷科创基地、湖南省青年人才(大学生)雨花经开区设计创业孵化基地等8个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活动现场一一亮相,它们围绕项目“孵化—加速—产业化”全生命周期,构建起雨花区要素齐全、功能互补、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梦想浇灌“及时雨”、铺实“成长路”。

  从河畔的“圭塘盒子”到遍布全区的孵化基地,雨花区打造的不仅是一个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能够让企业自然生长、相互滋养的“创业雨林”。在这里,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能找到适合的土壤,每一棵成长的树苗都能沐浴共同的阳光,最终汇聚成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森林。

  圭塘河的碧波,倒映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一座城市与青年最深刻的双向奔赴。

  当蜿蜒的河岸线向创意无限敞开,当急人所急的服务精准滴灌至创业的每一个角落,雨花区所做的,早已超越了引才聚才的范畴。它是以整座城的诚意,重新定义着城市与青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栖息地与过客,而是梦想的合伙人与成长的共同体。

  在这里,圭塘河不再只是一道风景。它是雨花区交给青年一代的“河岸线”,象征着这座城市将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区位、最深厚的期待,都托付给了未来。而青年们用一个个落地的项目、一次次技术的破壁、一场场文化的出海,在这条母亲河畔写下最生动的回应。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