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优势互补激活合作潜力 长沙大湾区招商揽金近100亿元

发布时间:2025-11-26 17:38:11

  “链”上大湾区|“打造新高地 链群攀高峰”专栏

  优势互补激活合作潜力 长沙大湾区招商揽金近100亿元

  长沙晚报11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25日,以“兴链高质量 聚势启新章”为主题的2025年长沙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湾区)招商推介活动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相关企业、高校院所以及商协会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搭建起长沙与大湾区产业协同、创新联动的合作桥梁。

  这是长沙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务实举措,也是借力大湾区协同发展、加速资源互融共进的重要实践。长沙聚焦“产业协同、创新联动、开放共赢”三大方向,全面宣传展示发展潜力和投资优势,全力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

  亮优势,产业、创新、宜居三重“引力”带来关注

  走进会场,映入眼帘的是长沙优势产业、创新资源、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宣传牌。会场内,嘉宾们或了解政策、或问询项目,处处洋溢着合作的热情与共赢的期待。

  长沙为何选择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集聚了顶尖技术、雄厚资本、优质企业和广阔市场,而长沙拥有坚实的制造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优质的要素保障,双方优势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

  长沙带来了什么?活动现场,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长沙先进制造业产业及政策、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及宜居城市打造进行专题推介。

  据介绍,长沙围绕构建“4433”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六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重点打造了17条优势产业链,拥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中小特色产业集群3个、省先进制造业集群7个、省中小特色产业集群3个,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五位。

  当前,长沙正以创新实干积极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近两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超200亿元,新增国家级、省级高层次创新人才超1200人,并着力建设湘江科学城、大泽湖基地等创新聚集区,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应用场景,更为大湾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技术转化与产业落地空间。

  长沙已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保持“房价洼地”优势的同时,构建“产业+居住”协同发展生态。针对青年人才,长沙推出多维度安居支持,如建设覆盖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人才公寓提供最长3年免6个月租金的优惠;高精尖人才获奖励补贴等。

  一页页详实的项目清单、一个个优势特色产业、一句句真诚恳切的推介词,让现场每一位企业家深感振奋。

  谋发展,筑巢引凤精准对接,夯实合作根基

  活动现场进行了4轮集中签约,共18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金额近100亿元,涵盖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成为长沙与大湾区产业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作为投资长沙的企业代表,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区对外关系部总监许紫腾的发言,让现场嘉宾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长沙的营商温度和发展机遇。

  “长沙完备的产业配套、高效的政务服务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让企业得以快速发展。”许紫腾表示,泛海统联自2020年入驻湖南湘江新区,到今年加码投资5.8亿元的全过程,离不开长沙在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上的布局,与公司的战略方向的高度契合。追投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8亿元,创造700余个高质量就业岗位。

  广东省湘籍企业商会会长邹国平则从湘商视角,阐述了长沙与大湾区的产业协同潜力。他表示,2024年两地经贸往来额突破8600亿元,大湾区创投机构对长沙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超190亿元,湘商回湘投资项目超180个,总投资额达1200亿元。

  此次活动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指导,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产业链推进工作办公室)、市科学技术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联合主办,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市政府驻深圳招引专班承办。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