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月湖街道社工站搭建社区支持网络破解高龄党员照护难题

发布时间:2025-11-27 14:52: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6日讯(通讯员 王玲 鲁韵怡)近日,长沙市开福区月湖街道社工站通过构建“社工+志愿者+邻里”的社区支持网络,成功帮助一户高龄党员家庭走出照护困境,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暖心范本。

服务对象李爹今年87岁,是一位党龄数十年的老党员,其84岁的妻子因中风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两位老人相依为命,李爹独自承担着繁重的照护重任。然而,由于对社工服务不了解,李爹起初心存戒备,婉言谢绝帮助,使得帮扶工作面临“心门难进”的挑战。

面对李爹的抵触,社工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化身“倾听者”,通过定期探访、拉家常,耐心聆听他的革命经历和照护点滴。社工充分尊重其老党员的身份和自强的人格,以“不打扰的陪伴”逐渐融化了老人心中的坚冰。信任建立后,社工迅速发挥资源链接优势,联动医疗机构定期入户问诊,解决“看病难”;引入公益理发服务,满足生活需求;更协调开通绿色通道,上门为其妻完成全面体检,实现了李爹的“微心愿”。当社工细致整理药箱、标注用药说明时,李爹感慨:“有你们在,心里踏实多了”。为缓解李爹的长期照护压力,社工站发动社区党员、邻里组建“爱心帮扶小队”,制定轮值陪伴计划。这不仅为老人提供了情感慰藉和“喘息”机会,更搭建了“社工+志愿者+邻里”的常态化支持网络,确保了关爱的持续与延伸。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通过精准化、人性化的专业服务,李爹家庭实现了三重转变:一是从抗拒帮扶到主动求助,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二是从孤立无援到多方支持,构建了可持续的照护网络;三是从单纯物质帮扶到身心全面关怀,提升了晚年生活质量。

本案例表明,有效的为老服务需要:一是坚守“以人为本”,尊重受助者意愿;二是精准对接需求,将服务落到实处;三是善于整合资源,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月湖街道社工站用“邻里守望”的温度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度与温度。未来,月湖街道社工站将继续深化这一服务模式,为更多特殊困难群体点亮希望之光,守护最美“夕阳红”。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